[发明专利]一种进样阀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03910.4 | 申请日: | 2022-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8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艾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20 | 分类号: | G01N30/20 |
| 代理公司: | 宁波鼎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11 | 代理人: | 陈千楷 |
| 地址: | 315602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样阀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进样阀,其通过旋转阀转子与阀定子之间的相对角度,实现进样阀在载样状态、进样状态和排废状态之间来回切换。本发明提供的进样阀,其在具备载样、进样和排废功能的同时,减少了定子上开设端口的数量和转子上开设槽的数量,使定子转子加工更简单,可靠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进样阀。
背景技术
阀常用于流体输送的装置中,例如在中型实验室系统中使用的典型类型的阀就是进样阀。如在专利公开号为CN101617226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试样注入的转动阀,其在内定子表面上设有第一入口端口、第二入口端口、第三入口端口、第一出口端口、第二出口端口、第三出口端口、第一连接端口以及第二连接端口,对应的在内转子表面上设有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第四槽和第五槽。该转动阀的流路径基本具有“加载位置”、“注入位置”和“排废位置”。但是在该专利中,需要在内定子表面上加工出至少为八个的端口,以及需要在内转子表面上加工出至少为五个的槽,结构复杂容易影响阀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进样阀,其在具备载样、进样和排废功能的同时,减少了定子上开设端口的数量和转子上开设槽的数量,使定子转子加工更简单,可靠性更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进样阀,包括有阀定子和阀转子,所述阀定子上设有多个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突入所述阀定子内其各自终止于内定子表面上的孔,所述阀定子的内定子表面与所述阀转子的内转子表面可转动地密封连接,所述内定子表面包括:与所述阀定子的第二入口端口连通的第二入口孔,所述第二入口孔定位于所述内定子表面的中心,且所述内定子表面的中心位于所述阀转子的转动轴线上;与所述阀定子的第一出口端口连通的第一出口孔;与所述阀定子的第二出口端口连通的第二出口孔;与所述阀定子的第三出口端口连通的第三出口孔;与所述阀定子的第一入口端口连通的第一入口孔;与所述阀定子的第一连接端口连通的第一连接孔;与所述阀定子的第二连接端口连通的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通的定子槽,其中所述第一出口孔、第二出口孔、第三出口孔、第一入口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分布于以所述内定子表面的中心的圆上;
所述内转子表面包括第一转子槽、第二转子槽和第三转子槽,这三个槽布置成,当所述阀转子位于第一转子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子槽将所述第二入口孔与所述第一出口孔连通,所述第二转子槽将所述第一入口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三转子槽通过定子槽将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三出口孔连通;当所述阀转子位于第二转子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子槽将所述第二入口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二转子槽将所述第一出口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当所述阀转子位于第三转子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子槽将所述第二入口孔与所述第三出口孔连通,所述定子槽将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出口孔连通。
上述结构可以在现有普通的六通阀的基础之上加工改进来实现,现有普通的六通阀诸如如Valco或者IDEX的相关成品。上述结构具备载样、进样和排废功能,能够在一个进样阀上实现通过注射器手动进样或通过进样泵自动进样。
可选地,当所述阀转子位于第四转子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子槽将所述第二入口孔与所述第二出口孔连通,所述第二转子槽将所述第一出口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孔通过所述定子槽与所述第一转子槽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出口孔、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出口孔、所述第三出口孔、所述第一入口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入口孔以所述第二入口孔的轴心线为中心等角度且等距离地依次分布。
可选地,所述定子槽为直线形。
可选地,设所述第二出口孔与所述第二入口孔之间距离为L1,所述定子槽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为L2,且0.866L1≤L2≤1.154L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艾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艾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39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