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循环耦合吸收式热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3746.7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4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家华;杨晨滈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河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4 | 分类号: | F25B30/04;F25B41/40 |
代理公司: | 常州盛鑫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59 | 代理人: | 刘燕芝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循环 耦合 吸收 式热泵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循环耦合吸收式热泵系统,属于升温型的吸收式热泵,其包括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蒸发器、冷凝器,第一发生器利用中低温余热,第二发生器利用中低温余热,并联完成溶液的二次发生过程。第一发生器产生的水蒸气去冷凝器冷凝,第二发生器产生的水蒸气去第一吸收器被第一发生器产生的浓溶液吸收,第二发生器产生的浓溶液去第二发生器吸收蒸发器产生的水蒸气,蒸发器侧采用中温余热,第二吸收器产出高温热水,形成双循环耦合热泵,以此提高系统CO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循环耦合吸收式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制冷机系统在供热/制冷系统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但常规的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制冷机系统中,溴化锂的发生需要较高品质的蒸汽作为驱动热源,同时导致系统整体的COP值不高,为了拓展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使用场景,同时提高系统COP,需要一种新型双循环耦合吸收式热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系统COP的双循环耦合吸收式热泵系统。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双循环耦合吸收式热泵系统,包括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蒸发器、冷凝器,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分别通入中低温余热作为各自发生器内的发生过程提供热源;
第一发生器的蒸汽排出端与冷凝器的进入端形成连通,第一发生器内排出的蒸汽进入冷凝器内冷凝形成液态后进入蒸发器内;第一发生器内的液体排出端与第一吸收器内部形成连通,第一发生器内的液体进入第一吸收器内进行换热;
第二发生器的蒸汽排出端与第一吸收器内部形成连通,第二发生器内的蒸汽进入第一吸收器内进行换热;第二发生器内的液体进入第二吸收器内进行换热;
第一吸收器内的液体排出端与第一发生器内形成连通,第一吸收器内的液体进入第一发生器内与进入第一发生器内的中低温余热进行换热;
第二吸收器内的液体排出端与第二发生器内形成连通,第二吸收器内的液体进入第二发生器内与进入第二发生器内的中低温余热进行换热;
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第一吸收器之间形成第一吸收式热泵循环,第一发生器作为第一吸收式热泵循环的发生器,冷凝器作为第一吸收式热泵循环的冷凝器,第二发生器作为第一吸收式热泵循环的蒸发器,第一吸收器作为第一吸收式热泵循环的吸收器;
第二发生器、第一吸收器、蒸发器、第二吸收器形成第二吸收式热泵循环,第二发生器作为第二吸收式热泵循环的发生器,第一吸收器作为第二吸收式热泵循环的冷凝器,蒸发器作为第二吸收式热泵循环的蒸发器,第二吸收器作为第二吸收式热泵循环的吸收器。
本申请的一种方式: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蒸发器、冷凝器内分别布置有换热管道,换热管道的一端为进口端、另一端为排出端。
本申请的一种方式:第一吸收器内的液体进入第一发生器内呈喷淋方式分布于第一发生器内,与进入第一发生器内换热管道中的中低温余热进行换热,产生蒸汽排出。
本申请的一种方式:第二吸收器内的液体进入第二发生器内呈喷淋方式分布于第二发生器内,与进入第二发生器内换热管道中的中低温余热进行换热,产生蒸汽排出。
本申请的一种方式:蒸发器内的换热管道通入中温余热,蒸发器内的液体、来自冷凝器的液体与蒸发器内换热管道中的中温余热进行换热。
本申请的一种方式:中低温余热、中温余热来自工业废水余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河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河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37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