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流式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2440.X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4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卓维;徐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筑鸿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5/50 | 分类号: | B01F25/50;B01F25/431;B01F25/312;B01F23/231 |
代理公司: | 北京乐知新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4 | 代理人: | 江宇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式微 纳米 气泡 发生器 设备 | ||
1.一种旋流式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导流管和切割管;
所述导流管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进口,所述第一进口用于供第一介质进入导流管,所述第一介质包括液体和/或气体;
所述切割管包括第一旋流管和凸起管,所述第一旋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导流管连接,所述第一旋流管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所述凸起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旋流管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介质旋流器,所述介质旋流器用于搅拌切割第一介质,并使所述第一介质在通过所述第一旋流管时旋绕前进;
所述凸起管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搅拌切割所述第一介质,以获得与所述第一介质对应的介质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包括气液混合泵,所述第一介质包括气体和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包括喉管和扩散管,所述喉管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进口,所述喉管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进口的内径,所述喉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扩散管的第一端,所述扩散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旋流管的第一端,且所述扩散管的内径从所述扩散管第一端至所述扩散管的第二端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流式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喉管上开设至少一个第二进口,所述第二进口用于供第二介质进入喉管,所述第二介质为液体和/或气体;
其中,所述第二介质可以与所述第一介质完全相同、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流式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的进口方向与所述第一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进口的进口方向与所述第一介质的流动方向不同,且所述第二进口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进口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流式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通过第二旋流管连接至所述喉管;
和/或,
所述第一进口通过收缩管连接至所述喉管,所述收缩管包括锥形收缩段、弧形收缩段、阶梯收缩段的其中一种或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流式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管包括锥形扩散段、弧形扩散段、阶梯收缩段的其中一种或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旋流器包括多个旋流叶片,多个所述旋流叶片相互交叉排布;所述旋流叶片与所述第一旋流管之间形成有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大于0°且小于等于18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凸起高度为0.1mm~1000mm,所述凸起部在所述凸起管内呈等距排布或不等距排布。
10.一种旋流式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旋流式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当所述旋流式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旋流式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之间互相串联和/或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筑鸿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筑鸿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24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