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河道及湖水的生态治理系统及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2334.1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7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芬;胡海龙;张鑫;明海龙;张海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蓝翠鸟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万晶晶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房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河道 湖水 生态 治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河道及湖水的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态治理区,所述生态治理区按既定需求水域围设而成;
水质活化单元(1),所述水质活化单元(1)安装于生态治理区内,用于改善水质,增加推流,调节水中溶解氧分布曲线;
生物抑藻剂(2),所述生物抑藻剂(2)投入生态治理区内,用于将浮于水面上的藻类沉降到水底,抑制藻类的光合活性,停止藻类的繁殖;
复合生物菌群(3),所述复合生物菌群(3)投入生态治理区内,抑制微囊藻、消除水华,提高污染物的生物降解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河道及湖水的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活化单元(2)为活化水-微米气泡发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河道及湖水的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抑藻剂包括有芽孢杆菌、硝化类菌、放线菌,所述生物抑藻剂用于吸收氮源,切断藻类氮源供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河道及湖水的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抑藻剂的单次投放量在50ppm,抑藻作用时间为3小时,藻类沉降到水底时间为12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河道及湖水的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生物菌群(3)为水体有效微生物菌,利用菌剂投加泵和/或活化水-微米气泡发生器将水体有效微生物菌喷洒在生态治理区水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河道及湖水的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沉水植物群,所述沉水植物群投入生态治理区内,
其中,所述沉水植物群包括:30000株金鱼藻、15000株苦草、10000株聚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河道及湖水的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生动物群(4),所述水生动物群(4)投入生态治理区内,
其中,所述水生动物群(4)包括:30000个田螺、15000尾虾苗、以及3000尾滤食性鱼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河道及湖水的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食性鱼群中包括:占比45%的鲢鱼、占比45%的鳙鱼、占比3%的草鱼、以及占比2%的鲶鱼。
9.一种应用于河道及湖水的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活化水-微米气泡发生器安装于生态治理区内,利用活化水-微米气泡发生器改善生态治理区内水质,增加推流,调节水中溶解氧分布曲线;
步骤二、生物抑藻剂投入生态治理区内,利用生物抑藻剂将浮于水面上的藻类沉降到水底,抑制藻类的光合活性,停止藻类的繁殖;
步骤三、复合生物菌群投入生态治理区内,利用复核生物菌群抑制微囊藻、消除水华,提高污染物的生物降解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河道及湖水的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四、沉水植物群和水生动物群投入生态治理区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蓝翠鸟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蓝翠鸟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23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