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播广播服务并行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1807.6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6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6 | 分类号: | H04W4/06;H04W2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骁毅;崔博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广播 服务 并行 传输 方法 用户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多播广播服务并行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在无线网络中接收指示一个或多个MBS进行叠加传输的叠加信息,其中在一个射频信道上从基站接收多个叠加的下行链路封包流,并且每个下行链路封包流对应于具有相应服务质量的MBS;基于所述叠加信息对接收到的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MBS的多个下行链路封包流进行解码;在MAC层识别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封包流,对应于每个下行链路封包流解码MAC PDU;以及将对应于每个下行链路封包流的已解码MAC PDU传送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上层。通过利用本发明,可更好地进行MBS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无线通信,以及更具体地,关于多播广播服务(multicastbroadcast service,MBS)的可靠并行(concurrent)传输。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对MBS的需求不断涌现,例如流行媒体内容、直播流、视频分发、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通信、公共安全(public safety,PS)通信等。在这些情况下,gNB可向消费相同数据的大量UE发送多播或广播服务,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信令开销。然而,传统的蜂窝MBS仅关注正交频率资源以传输多个MBS或/和单播,例如通过时域复用(time domain multiplexing,TDM)或频域复用(frequency domain multiplexing,FDM)。当有多个MBS时,需要依次顺序DL传输。
考虑到MBS的多样性和有限的频谱资源,多个服务或具有不同服务质量的一个服务的顺序传输是低效的。在传统的蜂窝系统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会向gNB上报信道信息状态(channel information state,CSI),由上层(upper layer)确定物理层可以承载的合理传输块大小(transport block size,TBS)大小。随后,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 control,RLC)层将相应的服务分段(segmentation)部分传输到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MAC)层。如果RLC服务内容不足以组装MAC封包数据单元(packet dataunit,PDU),则添加填充(padding)。对于新兴的MBS,将有更多的比特需要在上层传输,尤其是高质量的业务。如果使用上述传统方法将数据包从RLC层传递到MAC层,将会导致服务拥塞并增加服务延迟。
有鉴于此,需要改进和增强来提高MBS的效率,而这受到无线网络顺序传输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播广播服务并行传输方法,包括:用户设备在无线网络中接收指示一个或多个MBS进行叠加传输的叠加信息,其中在一个射频信道上从基站接收多个叠加的下行链路封包流,并且每个下行链路封包流对应于具有相应服务质量的MBS;基于所述叠加信息对接收到的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MBS的多个下行链路封包流进行解码;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识别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封包流,对应于每个下行链路封包流解码MACPDU;以及将对应于每个下行链路封包流的已解码MAC PDU传送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上层。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播广播服务并行传输方法,包括:基站从无线网络中的核心网络接收一个或多个多播广播服务MBS的叠加信息,其中多个下行链路封包流在一个射频信道上进行叠加传输,每个下行链路封包流对应于具有相应服务质量的MBS;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对每个对应的下行链路封包流中的MAC封包数据单元PDU执行联合对齐;在物理层用独立的编码参数独立编码每个下行链路封包流;以及在不同的相应无线电承载上同时向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发送多个下行链路封包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18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