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种流量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1237.0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3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平;严萌;刘伟;刘育彤;姚梦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1/661 | 分类号: | G01F1/661;A01C7/00 |
代理公司: | 盐城市苏知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9 | 代理人: | 耿丹丹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种流量检测装置,设置检测通道部件,所述检测通道部件的内部均匀设置了10个检测通道隔板,所述10个检测通道隔板将所述检测通道部件均匀分成了11条等宽的检测子通道,所述检测通道部件的一端面对应11条检测子通道开设有对应的发射元件安装口,所述发射元件安装口安装有光电传感器发射端,所述检测通道部件的另一端面对应11条检测子通道开设有对应的接收元件安装口,所述接收元件安装口安装有光电传感器接收端,所述检测子通道的接收端设置有信号处理元件。通过设置检测通道部件,分散后的种子随机地进入各个通道,形成种子间有明显间隔的断续种流,解决了传统光电传感器一粒种子同时遮挡多条监测光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播种流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排种流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播种机由地轮通过链传动驱动排种轴,实际工况下,由于土壤泥泞,残茬覆盖率高等原因,伴随有地轮滑移现象,造成重播、漏播。针对这些技术问题,在农业机械领域需要对播种时的排种流量进行智能调控。
现有技术中,用于排种流量检测的传感器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压电式、电容式及光电式。压电式传感器抗尘性好,但种子与压电薄膜撞击后可能造成回弹,导致同一种子多次检测;电容式传感器对种子粒数敏感,可有效判别种子的重播与漏播,然而其初始值会随着温度而变化,造成监测误差;光电传感器因其反应灵敏,成本低廉,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光束被种子阻隔,传感器输出信号发生变化。针对播种方式为单粒精播的大籽粒作物,如:玉米、蚕豆等,检测准确率较高;而对于小麦、水稻等条播谷物,排种器排出种子为连续、密集颗粒流,在落种管检测位置常发生重叠现象,对精确检测造成困难,常规监测传感器只可用于种流堵塞后报警,少数带有流量检测功能的传感器存在无法监测重叠种子等缺陷。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109931887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排种流量检测系统,通过布置的前离散板、后离散板结构可以将连续、密集状态的种子流分散为种子单体,并均匀地落入各检测子通道中,降低因种子重叠导致的检测误差,但由于种子多为不规则的形状,在落入各检测子通道时,多粒种子在宽度方向上容易卡在各检测子通道口,形成堆积,也会造成在多粒种子在宽度方向上并排落入同一通道中,让一条检测光线被多粒种子同时遮挡住,造成检测误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种流量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检测通道部件,分散后的种子随机地进入各个通道,形成种子间有明显间隔的断续种流,从而实现种流重构的效果,解决了多粒种子在宽度方向上容易卡在各检测子通道口的技术问题,也解决了传统光电传感器一粒种子同时遮挡多条监测光线的问题,也避免了某一条光线被多粒种子同时遮挡的情况。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种流量检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左右对称的左主体和右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方设置有进种管,在进种管下侧与装置主体的内部侧面设置有第一离散板,在装置主体内部顶面与内部侧面设置有第二离散板;在所述第二离散板的正下方设置检测通道部件,所述检测通道部件的内部均匀设置了10个检测通道隔板,所述10个检测通道隔板将所述检测通道部件均匀分成了11条等宽的检测子通道,所述检测通道部件的一端面对应11条检测子通道开设有对应的发射元件安装口,所述发射元件安装口安装有光电传感器发射端,所述检测通道部件的另一端面对应11条检测子通道开设有对应的接收元件安装口,所述接收元件安装口安装有光电传感器接收端,所述检测子通道的接收端设置有信号处理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通道隔板厚度为2mm,所述检测通道隔板的顶面开设有倒角,所述倒角为60°,所述检测子通道宽度为7mm。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处理元件对11条检测子通道进行循环扫描,将扫描结果转化为落种颗粒数,并上传与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1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