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内科介入穿刺定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9171.6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9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军;宋晓杰;王小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孙静 |
地址: | 467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介入 穿刺 定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介入穿刺定位装置,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通过两个固定块安装有导向仓,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通过立板固定连接有两个卡环,两个卡环相对面的间隙滑动连接有螺纹筒。该神经内科介入穿刺定位装置,通过设置卡环、螺纹筒、限位环、固定环和第一导管,旋转件带动螺纹筒和两个限位环转动,螺纹筒在两个卡环之间依据限位环转动与螺纹杆螺纹配合下,螺纹杆拉动旋转套环移动,旋转套环通过两个压环转动在固定环的表面,带动其穿刺的位置进行变化,这种方式能够实现穿刺过程中的穿刺位置以及角度进行调整变化,使其定位更为精准,对于医生的操作要求大大降低,使用更为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介入穿刺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其主要针对于神经系统的疾病进行针对性诊疗,且研究手段也基本与内科手段重合,其中较为常见的如腰穿等,为神经内科治疗的手段之一,其穿刺技术配合着CT等技术手段的配合,进而达到准确的病理穿刺的效果,目前的腰穿方式为患者侧躺于床上,医生通过手部直接操作针管进行穿刺,然而作为目前的穿刺技术而言,对于医生的操作要求以及相应技巧需求是极高的,在穿刺后手部抖动,都为穿刺失败的隐患之一。
其穿刺的准确度以及穿刺的角度,若单凭经验判断,针对于人为因素变量较大,无法进行准确的穿刺位置以及角度进行控制,使其需要一种辅助医生穿刺的相应配套器具。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介入穿刺定位装置,解决了神经内科主治医生在实际的操作以及使用时,其穿刺过度依赖于经验性判断,且针对于医者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难以做到穿刺位置、角度以及深度的精确定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介入穿刺定位装置,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通过两个固定块安装有导向仓,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通过立板固定连接有两个卡环,两个卡环相对面的间隙滑动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通过第一卡球滑动连接在第一卡仓的内壁。
所述第一卡仓的下表面焊接有旋转套环,所述旋转套环的内壁通过两个压环限位滑动于固定环的表面,所述固定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表面通过固定套固定连接有第二卡球,所述第二卡球滑动连接在第二卡仓的内壁,所述第二卡仓的下表面与连接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导向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所述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的表面通过滑套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滑杆的表面,所述第二夹件的左侧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表面通过螺纹套与丝杆传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右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导向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穿刺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呈凸点状设置,所述螺纹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所述旋转件为透明材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于两个固定块的相对面,所述丝杆的表面通过两个轴承卡接于两个固定块的相对面,所述第一导管的左端设置有定位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于连接座的上表面,所述丝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扭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穿刺针位于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之间,所述穿刺针的右端位于导向仓内壁右侧面开设的通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压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外筒,所述外筒的内壁设置有中筒和内筒,所述内筒位于中筒的内壁,所述中筒与内筒的表面均设置有塞环,所述外筒的表面设置有阀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杆的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滑杆位于滑孔的内壁,两个压环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91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