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Os12g0594200基因在提高水稻耐盐性方面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99053.5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3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娟;季新;炎会敏;张天海;卫云飞;刘秋员;李淑梅;董丽平;王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农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29;C12Q1/6895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郭佳效 |
地址: | 46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os12g0594200 基因 提高 耐盐性 方面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水稻Os12g0594200基因在提高水稻耐盐性方面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对Os12g0594200基因的T‑DNA插入突变体株系进行鉴定,获得Os12g0594200基因功能缺失的纯合突变体。使用150mM NaCl对突变体和野生型DJ进行盐胁迫处理10d后,发现Os12g0594200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的存活率显著高于野生型。基因Os12g0594200在提高水稻耐盐性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可利用分子改良技术在生产中加以利用,对水稻高产、稳产和抗逆育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水稻Os12g0594200基因在提高水稻耐盐性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各种环境因子介导调控,不利的环境因素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会经常遭受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其中,盐渍是严重危害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种非生物胁迫。
水稻(Oryza sativa L.)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可持续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稻属于沼生植物,其特殊的栽培方式使其成为盐渍化土地开发利用的先锋作物。而水稻又是对盐胁迫高度敏感的作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盐的敏感性不同(Munns R,Tester M.Mechanisms of salinity tolerance[J].Annual ReviewPlant Biology.2008,59(1):651-681),不同基因型水稻对盐胁迫响应也存在差异(Ali MN,Yeasmin L,Gantait S,et al.Screening of rice landraces for salinitytolerance at seedling stage through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markers[J].Phys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Plants.2014,20(4):411-423)。因此,挖掘水稻耐盐相关基因,探究水稻耐盐机理,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提高水稻的耐盐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水稻耐盐基因或QTL的鉴定,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井文等(井文,章文华.水稻耐盐基因定位与克隆及品种耐盐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研究进展[J].中国水稻科学,2017,31(2):111-123)统计分析了47个水稻耐盐QTL研究,共检测到964个耐盐相关QTL。水稻各生长发育时期的耐盐QTL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其中幼苗期耐盐QTL有514个,超过总数的50%,占比最多。但检测到的大部分QTL表型贡献率较小,表型贡献率在20%以上的耐盐QTL只有101个,因此,水稻耐盐性相关基因精细定位和克隆难度较大,目前在育种上利用的耐盐QTL主要是位于水稻第1染色体上的qSKC-1和Saltol两个位点(Ren Z,Gao J,Li L,et al.Arice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for salt tolerance encodes asodium transporter[J].Nature genetics.2005,37(10):1141-1146)。利用突变体来分离耐盐基因已成为水稻耐盐新基因挖掘的有效途径之一,筛选鉴定利用T-DNA、转座子(Ac/Ds)和逆转座子(Tos17)等插入元件构建的水稻插入突变体,可以大大节省后期的突变基因分离时间,为挖掘新的耐盐水稻相关基因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水稻Os12g0594200基因在提高水稻耐盐性方面的应用,首次证明了基因Os12g0594200在调控水稻耐盐性中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水稻Os12g0594200基因在提高水稻耐盐性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农林学院,未经信阳农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90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