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轴式压伤模拟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97082.8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9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辉;魏寅祥;马远方;顿国庆;曹润;张海龙;张利杰;赵丹;王志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黄露宁 |
地址: | 475004***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轴式压伤 模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轴式压伤模拟机,其包括压力系统、支撑组件、控制结构、电源结构与压紧结构;压力系统设置在支撑组件的内部,压力系统与支撑组件相连接;压紧结构设置在压力系统的内部,压紧结构与压力系统相连接;压紧结构与支撑组件相连接;控制结构设置在支撑组件的外部,控制结构与支撑组件相连接;控制结构通过导线分别与压力系统、电源结构相连接;压力系统包括动力回路、保压回路与压力回路;动力回路与保压回路相连接;动力回路与压力回路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多轴式压伤模拟机。
背景技术
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CS)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是肌肉细胞分解,内容物释放到循环中的全身性表现。在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踩踏、醉酒、殴打和车辆事故等灾难性事件中频繁发生。CS的特征是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低血容量性休克、肌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170次6.0级或以上的地震,挤压综合征的死亡率位居第二,仅次于直接创伤致死。受害者经常遭受挤压性肌肉损伤,急性肾损伤(AKI)是横纹肌溶解症最常见的全身并发症,它的发病率在10%到55%之间,目前的救援旨在救助急性肾损伤。
发生挤压伤的情况下,如果不进行即时的救治则预后较差,目前挤压伤/挤压综合症死亡率可高达13-40%,且挤压伤的治疗复杂、花费巨大但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进一步研究挤压伤/挤压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必要构建一种动物挤压伤仿真环境的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稳定地构建动物挤压伤的场合,但是,现有技术中缺乏这样一种仿真度高、精度高的挤压伤模型构建装置。同时,建立可靠的模型是研究这一病症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我们需要一种使用便捷、定量准确、压力稳定的挤压伤构建装置。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轴式压伤模拟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轴式压伤模拟机。
一种多轴式压伤模拟机,其包括压力系统、支撑组件、控制结构、电源结构与压紧结构;所述压力系统设置在支撑组件的内部,压力系统与支撑组件相连接;所述压紧结构设置在压力系统的内部,压紧结构与压力系统相连接;所述压紧结构与支撑组件相连接;所述控制结构设置在支撑组件的外部,控制结构与支撑组件相连接;所述控制结构通过导线分别与压力系统、电源结构相连接;所述压力系统包括动力回路、保压回路与压力回路;所述动力回路与保压回路相连接;所述动力回路与压力回路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压力系统还包括储存舱;所述压力回路的一端与动力回路相连接,另一端与储存舱相连接;所述保压回路的一端与动力回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储存舱相连接;所述压力回路与压紧结构相连接;所述动力回路、压力回路通过导线与控制结构相连接;设置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所述压力回路,用以同时进行两组或两组以上对照实验;所述控制结构控制动力回路、压力回路工作。
进一步,所述动力回路包括动力舱、动力组件、暂存舱、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与储存舱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动力舱可拆卸连接;所述动力组件与动力舱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与动力舱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暂存舱可拆卸连接;所述动力组件通过导线与控制结构相连接;所述储存舱、动力舱、暂存舱、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内部充满液体;所述控制结构控制动力组件工作;所述动力组件为动力舱提供动力,将储存舱内的液体经第一导管吸入动力舱,而后将动力舱内的液体排入储存舱。
进一步,保压回路包括泄压阀与第三导管;所述泄压阀与暂存舱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导管一端与泄压阀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储存舱相连接;所述泄压阀与暂存舱相连接,当暂存舱内部压力超过预定值时泄压阀打开,暂存舱内的液体经第三导管流入储存舱内部,降低暂存舱内部压力;当所述暂存舱内部压力小于预定值时泄压阀关闭,阻断保压回路的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70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