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昆虫生物测定装置、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5780.4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1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希武;吕楠楠;程沈航;刘晓岚;解晓平;李仁;梁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G31/02;A01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孙怡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昆虫 生物 测定 装置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测定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昆虫生物测定装置、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昆虫生物测定装置,包括上杯体、下杯体、植物培养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上杯体和所述下杯体可拆卸地上下连接并闭合形成生测空间,所述植物培养装置和所述支撑装置位于所述生测空间内,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放置并固定所述植物培养装置,所述上杯体开设有通气孔。采用本发明的测定装置和方法可获得更准确的测试结果,可以科学系统地研究杀虫剂的内吸活性,有利于更全面科学的了解杀虫剂的作用模式,进而科学指导药剂的使用,提供了单独测定杀虫剂内吸活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测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昆虫生物测定装置、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棉蚜是一种重要的多食性害虫,主要吸食植物汁液,且能传播多种病毒。棉蚜生殖周期短,繁殖量大,短期内爆发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化学防治是目前防治棉蚜的主要手段,因此田间合理施药对于有效防治棉蚜意义重大,同时如何指导田间合理使用杀虫剂,延缓棉蚜抗性的产生,延长杀虫剂使用年限,均需要科研人员从杀虫剂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模式入手研究,更深入地研究并制定科学环保的防治策略。室内相对独立、稳定的饲养棉蚜,准确的毒力测定是科研最基本的素材和手段。
而目前的室内毒力测定主要使用叶碟法,但其会产生试虫逃逸等问题造成的异常死亡现象,且也会因外部环境不稳定因素,如营养、水分等的缺失或是不稳定而影响测定结果。而内吸法能较好的避免上述问题,但目前常用的内吸法为根吸,其仍存在浪费原药和试虫逃逸及溶剂挥发造成杀虫剂浓度改变而影响实验结果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昆虫生物测定装置和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测试结果更加准确的昆虫生物测定装置、方法与应用。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昆虫生物测定装置,其包括上杯体、下杯体、植物培养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上杯体和所述下杯体可拆卸地上下连接并闭合形成生测空间,所述植物培养装置和所述支撑装置位于所述生测空间内,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放置并固定所述植物培养装置,所述上杯体开设有通气孔。
本发明的装置可为昆虫生物测定提供独立、充足的生测空间,更有利于生物测定中昆虫的生存,减少空间环境对供试昆虫的影响。测试时昆虫与活体供试植物自由接触,更接近昆虫的取食模式,且活体叶片营养供给持续,也能免除部分外部环境不稳定因素,如营养、水分等的缺失或是不稳定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且该装置不易产生昆虫逃逸和异常死亡现象,进一步保证生物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可以科学系统地研究杀虫剂的内吸活性,有利于更全面科学的了解杀虫剂的作用模式,进而科学指导药剂的使用。此外,本发明活体供试植物放置在培养装置中,可满足更长时间的测试需求。支撑装置增加了植物培养装置的稳定性,保证叶片不会轻易晃动,减少对虫子的扰动,保证棉蚜在叶片正常取食。
本发明的昆虫生物测定装置中,所述上杯体、下杯体和植物培养装置是透明的,以更好地观察昆虫和药剂情况,并提供更接近正常昆虫的生活环境,从而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昆虫生物测定装置中,所述植物培养装置为离心管,在所述离心管管口设置一层塑料薄膜,所述塑料薄膜可在昆虫生物测定时,封闭位于所述离心管内的待测药液,并可使植物穿过所述塑料薄膜与所述待测药液接触。
若将杀虫剂(待测药液)直接置于透明塑料杯会需要很大的药量,每次生测都需要配置杀虫剂,造成杀虫剂的浪费。而本发明优选使用离心管,这可既满足测试要求,又大大降低了杀虫剂的使用量。同时,本发明优选利用塑料薄膜代替其他内吸方法的滤纸。使用滤纸时,由于毛细现象,滤纸会吸收药剂,造成药剂量减少,影响实验。
本发明中,上杯体、下杯体可为直径9cm的透明塑料杯。植物培养装置可为10ml离心管。支撑装置可为倒扣的蘸料杯,在植物培养装置固定时,可将离心管插入蘸料杯底部,从而实现直立固定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57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