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多源数据融合全周期溯源分析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5456.2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0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伍前红;沈宇婷;王堃;谢思芃;祝令柱;王亚淞;杜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5 | 分类号: | G06F16/9535;G06F16/9538;G06F16/2458;G06F16/248;G06F16/27;G06F21/62;G06F8/30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曲佳颖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数据 融合 周期 溯源 分析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源数据融合全周期溯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设计可扩展的数据格式,数据格式中包含所需关键字段,并基于数据格式设计数据传输方法;
用户将数据按照设计的传输方法进行数据提报,传输给采信人员后,采信人员对数据进行采信确认;其中,所述用户提报的数据和采信人员对于提报数据的采信确认操作行为全部记录在链,构成溯源数据;
数据记录上链后由具有相关权限的用户对链上数据进行查询,查询到的数据经Web前端进行处理后展示给系统用户,供用户对于溯源数据进行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多源数据融合全周期溯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扩展的数据包括用户数据和溯源数据;
所述用户数据是系统用户的信息数据,包括用户单位、用户名称及用户身份;
所述溯源数据包括意见数据和对于意见的采信确认数据,其中,意见数据包括意见相关字段和扩展字段,所述意见的采信确认数据包括采信确认的相关字段和扩展字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多源数据融合全周期溯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为区块链与链外实体进行数据交互的方法,实现原理是将区块链对外的服务进行封装,用RPC技术构建与链进行交互的微服务;
所述RPC为数据传输方法中的传输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多源数据融合全周期溯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提报为用户利用RPC技术向区块链提报数据,数据传输上链后,区块链调用数据传输接口,传递数据给采信人员,具有合法身份的采信人员对数据进行采信确认后向链提交采信确认数据;
数据传输结构为传输方法中封装的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多源数据融合全周期溯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记录上链为区块链将具有合法身份的用户提交的相关信息记录在区块链中;
所述相关信息包括用户信息以及用户提交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多源数据融合全周期溯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溯源分析包括:利用RPC实现区块链信息的查询和利用前端展示查询到的数据;
所述前端展示为利用Echart对RPC查询到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
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源数据融合全周期溯源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区块链基础服务模块、用户身份管理模块、溯源系统基础功能模块、数据操作记录模块和溯源分析模块;
所述区块链基础服务模块用于构建支持溯源分析系统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并接收数据操作记录模块和溯源分析模块的输入参数,根据传入参数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溯源系统基础功能模块返回给数据操作记录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用户身份管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区块链基础设施对于用户进行身份管理、身份分发和身份确权,用户身份以文件的形式存在,所分配的身份由溯源系统基础功能模块进行认证,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能使用溯源系统基础功能模块的功能;
所述溯源系统基础功能模块用于提供身份认证和数据传输接口,身份认证功能与用户身份管理模块进行交互,数据传输接口与区块链基础服务模块、数据操作记录模块以及溯源分析模块进行交互,数据传输接口担任数据操作记录模块和溯源分析模块同区块链基础服务模块之间通信的中间层模块;
所述数据操作记录模块用于使用所述溯源系统基础功能模块的数据传输接口传递参数,将所需记录的数据传输至区块链基础服务模块进行上链,并记录区块链基础服务模块返回的数据上链状态信息;
所述溯源分析模块用于提供数据查询接口,该模块使用所述溯源系统基础功能模块的数据传输接口向区块链基础服务模块传递参数,并接收区块链基础服务模块所给出的查询结果,并对区块链基础服务模块返回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54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