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围术期病人用智能保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4952.6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2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首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B32B25/00;B32B25/04;B32B33/00;B32B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朱月明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围术期 病人 智能 保温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手术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围术期病人用智能保温装置,包括保温鞋、腿部保温件、连接部、拉链一、拉链二、橡胶层、加热层、隔离层、保温层、空腔、进气管、三通管、输气管、充气装置和排气阀。本发明将保温鞋与腿部保温件设为一体式连接,且在保温鞋与腿部保温件中设有加热层,以对血流丰富的足底及小腿部的主动加温并实现包裹式覆盖,实现对围术期患者的保温作用,降低因低体温造成的围术期并发症;通过在两层橡胶层之间设置空腔以及和空腔相连通的充气和排气装置,便于对空腔进行循环充气放气,实现对人体腿部的间歇性挤压,促进病人下肢血液流动,从而预防病人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因活动少而引发的血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术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功能围术期病人用智能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和疼痛共同构成了生命五大体征。保持体温恒定是保证机体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围手术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核心体温低于36℃的现象称为围手术期低体温。根据国家麻醉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以及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联合发布的《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防治专家共识(2017)》,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较高(7%~90%),2015年北京地区的报道数据为39.9%,2017年全国部分地区横断面调查报道数据为44.5%。
手术室内温度一般都保持在人体较适宜的22-25℃。但在手术过程中,尤其对于麻醉状态下的患者,这样的温度相对是较低的。首先,接受手术的患者穿着较单薄,手术铺单并不能完全覆盖患者。其次,手术切口的裸露,尤其是开腹、开胸手术,体腔内的热量散失较大。再次,术中会可能会输注大量的液体,血液制品等,也会降低患者的体温。另外,由于麻醉中患者骨骼肌松弛,主动产热功能丧失。
体温异常可引起代谢功能紊乱甚至危及生命。围手术期低体温可导致诸多不良结局,如:围术期低体温会增加围手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术后心肌梗死);增加外科伤口感染率,延长伤口拆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凝血/纤溶功能障碍;输血需求增加;改变麻醉药物效能和代谢,患者术后苏醒延迟、留观时间延长和寒战不适增加等。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患者体表加温设备是充气式暖风毯(forced-airwarmingblanket),国内外文献报道显示其是一种安全,有效,广泛使用的保温设备。但是从我们的临床应用中也可以发现其使用的局限性。首先,充气式保温毯是由主机将加热过的空气充到覆盖在患者体表含有很多小孔的中空毯中。因此加速的热空气可能会冲到手术野,污染手术区域。第二,对于一般的小型,时间不长的手术,充气式保温毯保温效果尚可,但是对于大型手术(比如,肝移植),其保温效果就不甚理想,可能就需要多个保温毯一起使用。第三,加温毯的主机体积较大,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明显。第四,保温毯是一次性使用物品,不能反复消毒使用,增加患者医疗费用,污染环境。因此,临床亟需一种保温效果好,远离手术区域,体积小,噪音少且环保的围术期保温设备。
另外,围术期的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也非常高,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静脉血栓脱落,其可随着血流运动,并阻塞血管,引起肺栓塞、心肌梗塞、脑梗塞,甚至猝死。而术中患者的下肢不能活动,静脉血流瘀滞,尤其是长时间大手术患者。而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可明显起到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而目前临床使用的间歇充气加压治疗机器体积也很大,会给本就空间有限的手术室造成极大的不便。
因此,兼具术中保温和间歇加压充气功能的多功能装置应该能改善患者围术期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安全性,降低医疗费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围术期病人用智能保温装置,通过对血流丰富的足底以及小腿部进行主动加温并包裹式覆盖,保温效果好,可降低因低体温造成的围术期并发症;通过对人体腿部进行间歇性的充气挤压,可促进病人下肢血液流动,从而预防病人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因活动少而引发的血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49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