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应堆用导流装置及反应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2866.1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4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石琳;陈秋英;冉小兵;李跃忠;刘言午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5/14 | 分类号: | G21C15/14;G21C15/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王少虹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堆 导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用导流装置及反应堆,反应堆用导流装置包括贴合在吊篮的外壁面上的背板、设置在背板的相对两侧上的两个侧板、设置在背板的另外一侧上的顶板;顶板连接在两个侧板之间,与侧板在背板上界定出一个开放的导流腔室;导流腔室具有第一开放侧和第二开放侧,第一开放侧与背板相对,形成导流腔室的导流入口,用于与DVI注入管正对连通;第二开放侧与顶板相对,形成导流腔室的导流出口。本发明的反应堆用导流装置,通过开放的导流腔室将流体引入并引导流体向下流动以注入堆芯,提高安注效率;解决在吊篮壁面形成独立腔室问题,有利于流体充分交换;有利于反应堆相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堆用导流装置及反应堆。
背景技术
反应堆直接安注技术(DVI),是指在反应堆压力容器上设置管嘴,在发生设计基准事故或者严重事故等特殊工况下,可以将安注水通过管嘴直接注入到反应堆压力容器中,而无需经过冷管段。区别于传统压水堆“主管道安注”的方式,DVI降低了安注水通过主管道破口直接流失的可能,提高了安注水的有效注入,降低了安注容量的需求。
在反应堆内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为确保安注流体能够有效流向堆芯,降低旁流,通常在安注流体进入RPV后设置导流装置。在反应堆正常运行工况下,导流装置设置对压力容器内冷却剂的流动影响应尽量小,对反应堆各区域压降的影响和对堆芯入口的流量分配的影响应尽可能小。因此,导流装置设置,不仅要满足事故工况下的注入水导流功能,而且对正常工况下反应堆压力容器内流场影响尽量小。
现有的一种导流装置,采用延伸管的形式固定在压力容器内的吊篮上,延伸管对着压力容器接管开有入水孔,下方开有出水口,流体从压力容器接管注入后,进入延伸管开孔,沿着延伸管与吊篮壁面组成的腔室向下流动,进而注入堆芯。上述方式存在以下缺陷:吊篮壁面形成多个独立腔室,不利于正常运行工况下的流体交换,腔室内流动状态及流动形式复杂,会引入新的流动现象;结构较大,对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环腔压降、堆芯入口流量分配影响较大,导流装置与反应堆相容性较差。
现有的另一种导流装置,通过偏转器固定在压力容器内的吊篮上,该偏转器使进入的冷却剂改变方向向下沿着吊篮与压力容器之间的环形空间流动;偏转器后侧有突起,以使偏转器与吊篮之间存在间隙。上述方式存在以下缺陷:偏转器可以实现偏转,但没有引流作用,导流效果差;偏转器与吊篮之间存在间隙,流体冲击下,背部突起承受较大载荷,容易发生失效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反应堆用导流装置及具有该导流装置的反应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反应堆用导流装置,固定在压力容器内的吊篮的外壁面上并与DVI注入管正对;所述反应堆用导流装置包括贴合在所述吊篮的外壁面上的背板、设置在所述背板的相对两侧上的两个侧板、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另外一侧上的顶板;
所述顶板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与所述侧板在所述背板上界定出一个开放的导流腔室;所述导流腔室具有第一开放侧和第二开放侧,所述第一开放侧与所述背板相对,形成所述导流腔室的导流入口,用于与所述DVI注入管正对连通;所述第二开放侧与所述顶板相对,形成所述导流腔室的导流出口。
优选地,所述顶板的内表面为斜面或弧面,形成引导进入所述导流腔室的流体向下偏转的导流面。
优选地,所述顶板的厚度自连接所述背板的一端到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背板通过若干暗销连接在所述吊篮的外壁面上。
优选地,所述背板的边缘还通过焊接紧密连接在所述吊篮的外壁面上。
优选地,所述侧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下端设有倒角。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反应堆,包括压力容器、吊篮、至少一个DVI注入管以及至少一个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堆用导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28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