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淬火油槽的灭火和烟气收集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1211.2 | 申请日: | 2022-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7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嘉毅;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民生电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67 | 分类号: | C21D1/667;C21D1/74 |
代理公司: | 合肥山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34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淬火 油槽 灭火 烟气 收集 机构 | ||
本发明属于金属热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淬火油槽的灭火和烟气收集机构,包括淬火油槽,所述淬火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真空罩,所述淬火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喷管,所述喷管的另一端设有喷嘴。本发明通过设置喷嘴,利用喷嘴喷出氮气流,使得氮气汇聚在淬火油槽的内部,从而达到灭火效果,与传统装置相比,该装置利用多个喷嘴一同喷射氮气,喷嘴喷出的氮气形成悬在浓烟上方的片状高压氮气云层,与上冲烟流对流混合,压灭淬火工艺明火的同时混合进油雾中的氮气云层,冲淡油雾燃烧所需的空气密度,也破坏了高温辐射热的二次燃烧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淬火油槽的灭火和烟气收集机构。
背景技术
淬火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进行冷却,从而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方法,淬火是钢热处理工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工种工艺方法。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目前,企业在对金属进行淬火作业时,需要淬火的金属件,从油槽顶盖中心孔缓缓落下,浸入油槽内的淬火冷却油液中,液面瞬间升腾起大量浓密黑烟和油雾,伴有明显火焰,一般的淬火装置内部通常设有灭火装置,但为了不影响金属的淬火质量,传统的灭火装置较为单一,从而使得装置的灭火效率低,且极易使得黑烟发生二次燃烧,造成安全隐患。
高温金属在进行淬火作业时,当金属件与油液接触后,将会产生大量浓密黑烟和油雾,现有的窗口式引风烟道坐落在油槽罐外的入料孔口周边,所有环布引风窗口距离罐内液面烟源高度距离都很大,淬火源头浓烟密度自燃升腾扩散,烟量弥漫空气混合体积极具膨胀扩大,从而使得收烟率较低,容易二次扩散周边环境,且烟雾中伴有油液颗粒附着在烟道风管内部,清理困难且容易造成火灾隐患。
工业在对高温金属进行放置至油管内部时,通常采用机械臂一次性对大量的金属件进行投放,为了防止高温金属件对排烟管造成顺坏,通常会在排烟管上方安装有导向板,由于一次性投入的金属件较多,使得部分金属件滞留在导向板表面,从而造成堆积,不便于对后序的金属件进行投料作业,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淬火油槽的灭火和烟气收集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淬火油槽的灭火和烟气收集机构,包括淬火油槽,所述淬火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真空罩,所述淬火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喷管,所述喷管的另一端设有喷嘴,所述淬火油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回烟管,所述回烟管的右端固定连通有排烟口,所述回烟管的内表面铰接有盲板,所述盲板的右侧设有真空射流管,所述真空射流管的底端延伸至真空罩的内部,所述第一管道的底端设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外表面连通有脐带管,所述脐带管的另一端贯穿真空罩并延伸至真空射流管底端的内部,所述喷嘴的底端设有氮气云层,所述盲板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回烟管内部的活动块,所述盲板与真空射流管的正面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
工作人员将高温的金属部件缓慢的放入至淬火油槽的内部时,在淬火油槽罐内当金属件前端浸入淬火油液时,液面瞬间高温汽化并伴随燃烧明火、泡腾溢出大量煤焦油雾和有机质黑烟,对冲尚未完全浸入液面的金属件的中、后段部分,油雾受工件高温辐射产生二次燃烧,对冲的油雾焰烟动态加密并会二次助推翻腾着的浓烟,此时工作人员向第一管道的内部通入氮气,使得氮气穿过喷管通过喷嘴喷射而出,多个喷嘴一同喷射氮气,喷嘴喷出的氮气形成悬在浓烟上方的片状高压氮气云层,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民生电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民生电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12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