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卷式膜组件的气体分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0999.5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2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李振宁;王肃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九章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2 | 分类号: | B01D53/22;B01D63/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方圆 |
地址: | 257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卷式膜 组件 气体 分离器 | ||
本发明涉及气体分离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卷式膜组件的气体分离器,包括膜体,所述膜体包括集气管和缠绕在集气管上的分离膜,所述集气管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膜体两端分别连接有封头,所述封头的中部设有通道,所述集气管从通道内伸出封头;所述通道远离分离膜的一端与集气管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通道靠近分离膜的一端与集气管之间设有环空的气道,所述封头上设有与气道连通的接口。本发明专门用于安装气体分离膜,解决了目前市场的空缺,装配后内部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同时还避免密封圈损坏时将已经制备好的渗透气污染的问题,另外因为省去了膜壳,所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大提升了现场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分离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卷式膜组件的气体分离器。
背景技术
“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日益临近,但是市场上CO2捕集仍已胺吸收法为主,膜法技术作为新一代的CO2捕集技术,虽然克服了胺吸收法能耗高、溶剂污染等问题,但是仍未得到大规模的推广,这主要是因为膜法技术在现场应用方面存在仍一些缺陷,本发明有效地消除了针对现有的缺陷。
卷式气体分离膜在安装时并没有专属的设备和方案,一般借鉴使用水处理反渗透膜的安装方式,将膜组件放在膜壳里,通过膜壳连接进料气,经分离膜分离成渗透气和截留气,借鉴使用水处理反渗透膜的安装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膜体、套在膜体外的膜筒5、以及安装在膜筒5两端的端盖1,膜体是由中心管7和缠绕在中心管7上的气体分离膜6组成,例如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为CN201780066022.X公开的气体分离膜、气体分离膜元件及气体分离方法;
在借鉴水处理反渗透膜的安装方式装配时,端盖1的中孔和中心管7的管口之间设有一道O型密封圈4,膜体的外壁与膜壳5之间设有一道Y型密封圈3,端盖1的外壁上设有气孔2,生产用进料气由一侧端盖1上的气孔2进入,进料气中能够渗透过气体分离膜6的渗透气经中心管6排出收集,不能够渗透过气体分离膜6的截留气由另一侧端盖上的气孔1排出;
其中,Y型密封圈3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只有Y型密封圈3前后压差足够大,Y型密封圈3才能被撑开进入工作状态。RO膜制水时,Y型密封圈3的压差较大,而二氧化碳捕集膜,工作压力只有0.5Mpa左右,前后压差较小,则Y型密封圈3不能隔绝、密封进料气和截留气之间的膜体外部通道,导致密封失效。更重要的是,这种泄漏很难检测,无法确切判断是膜组件的气体分离性能不良,还是内部泄漏。
当O型密封圈4装配不当,或者O型密封圈4老化损坏时,进料气则会从膜体前端直接进入中心管内,将已经制备好的渗透气污染。
另外,工业现场使用的水处理反渗透RO膜的工作压力在1.5Mpa左右,必须要放置于能承压的膜壳内使用,而CO2气体分离膜的工作压力仅0.5 Mpa左右,仍然使用水处理反渗透RO膜的现场应用结构,即卷式膜组件+膜壳,导致了膜壳成本的浪费和现场装配效率的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卷式膜组件的气体分离器,其专门用于安装气体分离膜,解决了目前市场的空缺,装配后内部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同时还避免密封圈损坏时将已经制备好的渗透气污染。
另外,该发明充分运用了卷式膜组件卷制工艺的最后一步工序,即用浸胶的玻璃纤维缠绕膜体外周,在不增加工序,仅增加两个封头成本的前提下省去了膜壳。实现了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大提升了现场装配效率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卷式膜组件的气体分离器,包括膜体,所述膜体包括集气管和缠绕在集气管上的分离膜,所述集气管上开设有透气孔;
所述膜体两端分别连接有封头,所述封头的中部设有通道,所述集气管从通道内伸出封头;
所述通道远离分离膜的一端与集气管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通道靠近分离膜的一端与集气管之间设有环空的气道,所述封头上设有与气道连通的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九章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九章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09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