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电路、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88897.X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6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唐慧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西丽社区打石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电路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电路、装置及设备,其中,所述电路包括:充电控制单元、电池电压检测单元、均衡控制单元和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所述均衡控制单元包括均衡控制模块、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其中,所述电池电压检测单元用于获取电池组中的每个电池的电压,以及根据所述每个电池的电压确定均衡控制参数和充电参数;所述均衡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均衡控制参数对所述电池组中的电池进行充电均衡控制;所述充电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充电参数对所述电池组中的电池进行充电控制,能够提升充电电路的在对电池进行充电时进行均衡控制时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电路、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给串联电池充电时,为避免串联电池个体间参数的差异,而导致充满后不同电池个体间充满电压存在差异,影响电池容量和增加安全隐患,所以需要用到充电均衡技术。
现有技术方案,充电和均衡电路是独立的;充电电路输出给2串电池一起充电;均衡电路检测2节电池各自的电压;当发现2节电池压差过大,出现不均衡时,会打开电池电压较高电池的均衡开关;均衡开关打开后,就会减小给电池电压较高的那节电池的充电电流,从而让2节电池电压压差可以更小。
现有技术缺点:由于这种被动均衡在均衡开启时,多余的能量是通过均衡电阻RCB以发热的方式来消耗的,考虑到散热,所以均衡电流ICB设的不能过大,一般是10mA以下;而正常充电电流一般会到1A以上,这样,在充电时,即使检测到了电池不均衡,由于充电电流远大于均衡电流,2节电池很快就会充满,直到充满停充后,2节电池压差还是会比较大,均衡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电路、装置及设备,能够提升充电电路的在对电池进行充电时进行均衡控制时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充电控制单元、电池电压检测单元、均衡控制单元和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所述均衡控制单元包括均衡控制模块、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其中,
所述充电控制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均衡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所述电池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一检测端口相连接,
所述均衡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均衡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端口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口相连接,所述均衡控制模块的第二控制端口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所述电池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二检测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相连接且接地;
所述电池电压检测单元用于获取电池组中的每个电池的电压,以及根据所述每个电池的电压确定均衡控制参数和充电参数;
所述均衡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均衡控制参数对所述电池组中的电池进行充电均衡控制;
所述充电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充电参数对所述电池组中的电池进行充电控制。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包括DC-DC电路、充电控制模块和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其中,所述DC-DC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接,所述DC-DC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充电控制单元的第三端;
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池电压检测单元获取的电压,控制所述DC-DC电路的输出信号;
所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DC-DC电路的输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88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