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安全救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7435.6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5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祝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英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5/04;B66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刘文华 |
地址: | 221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安全 救援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安全救援系统,包括轿厢,轿厢底部设置有轿底,还包括碰撞感知装置和防磕碰装置,碰撞感知装置包括安装杆和碰撞传感器,安装杆竖直设置在轿底的外底面,碰撞传感器设置在安装杆的底端;防磕碰装置包括控制器、安装槽、保护组件和遮挡盖,安装槽开设在轿厢的竖直内侧壁上,保护组件设置在安装槽内,遮挡盖将安装槽的开口遮挡且遮挡盖能够打开,保护组件包括点火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碰撞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点火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点火器的输出端与气体发生器连接。本发明能够在电梯意外下坠发生碰撞时从轿厢侧壁弹出气囊,从而避免轿厢内乘客与轿厢发生磕碰,起到保护乘客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安全救援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为动力的垂直升降设备,用于多层设备的乘人或载物运输。电梯主要通过曳引机构曳引轿厢在井道内移动来实现升降功能,实际使用过程中,倘若电梯设备发生故障,轻则电梯悬空停止运行,严重时轿厢会沿井道下坠,最终与井道底部发生碰撞。
现有技术中,电梯因故障而发生意外下坠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当轿厢下坠至井道底部与井道发生碰撞时会产生严重颠簸,轿厢内的乘客很容易失去平衡而与轿厢内壁发生磕碰,倘若乘客的头部以及其他要害部位发生碰撞,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如何提高电梯轿厢发生意外下坠时自身的安全性对电梯行业今后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安全救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梯轿厢发生意外下坠时容易导致轿厢内乘客与轿厢发生意外磕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安全救援系统,包括轿厢,所述轿厢底部设置有轿底,还包括碰撞感知装置和防磕碰装置,所述碰撞感知装置包括安装杆和碰撞传感器,所述安装杆竖直设置在轿底的外底面,所述碰撞传感器设置在安装杆的底端;所述防磕碰装置包括控制器、安装槽、保护组件和遮挡盖,所述安装槽开设在轿厢的竖直内侧壁上,所述保护组件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遮挡盖将安装槽的开口遮挡且遮挡盖能够打开,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点火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碰撞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点火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点火器的输出端与气体发生器连接,所述气体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气囊连接,所述气囊充满气后能够将遮挡盖挤压推开并从安装槽内弹出。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盖的一条边与轿厢竖直内侧壁铰接,所述遮挡盖的其余边设置有卡爪,所述遮挡盖通过卡爪与安装槽的内壁卡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推进剂层和过滤器,所述推进剂层包括氮化钠和氧化剂,所述推进剂层为圆筒状,所述点火器设置在推进剂层的中间孔道内,所述过滤器套设在推进剂层的外表面,所述气囊的开口端与过滤器连接,所述过滤器的表面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位于气囊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防磕碰装置在轿厢的每个竖直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碰撞感知装置在轿底的外底面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碰撞感知装置分别位于轿底外底面的四条边的中间位置,四个所述碰撞感知装置的碰撞传感器分别同与各自对应的轿厢的竖直内侧壁上的防磕碰装置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三)有益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英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英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74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充放电测试接续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