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烯酰胺聚合物压裂液快速低温破胶剂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7406.X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6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梦琦;王虎彪;赵从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万朗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68 | 分类号: | C09K8/68;C09K8/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唐亭 |
地址: | 716000 陕西省延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酰胺 聚合物 压裂液 快速 低温 破胶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烯酰胺聚合物压裂液快速低温破胶剂,由A剂和B剂构成,所述A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氧化剂15‑40%,氧化剂稳定剂0.01‑0.1%,余量为水;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盐与次氯酸盐的混合物,或过硫酸盐与过氧化氢的混合物;所述B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引发剂7.5‑20%,引发剂稳定剂1‑5%,pH调节剂3‑25%,离子稳定剂10‑30%,强化剂0‑5%,余量为水;所述引发剂为伯胺化合物、氯化亚铜或碘化亚铜中的一种;引发剂稳定剂为葡萄糖酸钠、抗坏血酸钠、盐酸羟胺、硫酸羟胺中的一种。本发明的破胶剂可实现聚合物压裂液快速彻底的破胶,在10‑50℃地层温度下,破胶时间小于2h,满足现场工艺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使丙烯酰胺聚合物压裂液快速低温破胶的破胶剂。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国内非常规油气开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储层得以开发,这些储层自然条件下往往孔渗条件较差,不具备经济的开发价值,通常采用压裂的方式来改善地层渗流条件,提高油气产量。压裂液作为压裂工艺的工作液,其性能决定了压裂改造是否成功,增产是否有效,而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储层以其低渗、低压的特点,对压裂液性能要求较高,聚丙烯酰胺和其改性产物为主的聚合物清洁压裂液具有低伤害、低摩阻、易返排、可使用污水和返排液配置,在线连续配液等特点,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近些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聚丙烯酰胺聚合物压裂液主链由-C-C-键组成,稳定性远高于瓜胶类植物胶压裂液的-C-O-C-键,不易破胶,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中(50℃以下),常用过硫酸铵破胶剂分解速率较慢,自由基释放速率较低,因此压裂液难以快速、彻底破胶,易出现压裂液未完全破胶造成的返砂和污染地层的问题,影响压裂改造效果。
在致密油气、页岩油气储层压裂改造中,为减少压裂液对地层的潜在伤害,降低对微孔隙产生堵塞或引发粘土矿物水化膨胀对渗透率造成的影响,通常采用尾追加入破胶剂,压裂后1-2h快速防喷的现场工艺,因此要求压裂液可实现快速彻底的破胶。目前,国内科研人员对压裂液低温破胶技术已经进行了一定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有低温破胶技术虽可实现低温条件破胶,但普遍破胶速度较慢,难以实现现场工艺要求的1-2h内彻底破胶。例如专利CN112745822 A公开的一种聚合物压裂液高效低温破胶剂,其在温度10-20℃需6-8h完全破胶,30-40℃需3-4h可完全破;再如专利CN 113122218A公开的破胶剂,聚丙烯酰胺压裂液40℃需12h完全破胶,45℃需10h完全破胶,50℃需8h完全破胶。因此,现有技术还无法真正实现快速破胶,同时也无法实现返排液及污水配液的低温快速破胶,难以适应压裂技术的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压裂液破胶剂难以实现快速低温破胶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使丙烯酰胺聚合物压裂液快速低温破胶的破胶剂。
本发明提供的丙烯酰胺聚合物压裂液快速低温破胶剂,由A剂和B剂构成。所述A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氧化剂15-40%,氧化剂稳定剂0.01-0.1%,余量为水。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盐与次氯酸盐的混合物,或过硫酸盐与过氧化氢的混合物。
所述B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引发剂7.5-20%,引发剂稳定剂1-5%,pH调节剂3-25%,离子稳定剂10-30%,强化剂0-5%,余量为水。其中,所述引发剂为伯胺化合物、氯化亚铜或碘化亚铜中的一种。引发剂稳定剂为葡萄糖酸钠、抗坏血酸钠、盐酸羟胺、硫酸羟胺中的一种。
根据使用的低温条件不同,本发明的破胶剂成分上存在差异。
针对35-50℃低温条件,本发明的破胶剂,组分如下:
所述A剂中,氧化剂为过硫酸盐与次氯酸盐按照质量比8:2的混合物,氧化剂稳定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或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五钠。将各成分混合搅拌均匀至完全溶解,得到A剂,避光密封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万朗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万朗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74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