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耳揉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7360.1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15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余仁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0 | 分类号: | B21D1/00;H01M50/531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孙涛;毛威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耳揉 平装 | ||
提供了一种极耳揉平装置,包括夹具和套筒组件。夹具用于沿径向夹持电极组件。套筒组件包括收拢部,限位部和推进部。收拢部用于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电极组件的极耳向靠近电极组件的方向收拢,第一方向平行于电极组件的轴线且朝向夹具。限位部与收拢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端朝向夹具,限位部用于在收拢部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包围电极组件并在极耳收拢后抵接至夹具。推进部设置于收拢部的第二端,第二端远离夹具,推进部用于在极耳收拢后沿第一方向挤压极耳,以将极耳揉平至预设耳高,耳高是指极耳沿电极组件轴向突出于电极组件的非极耳区的端面的高度。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升电池的性能并保证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极耳揉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新能源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新能源产业中,电池技术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能量密度是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电池的电极组件上的极耳进行揉平,能够有效地降低极耳的空间占比率,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揉平极耳可能会导致极耳的外翻不收拢而发生短路,或者,揉平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金属颗粒影响电池的性能甚至引发安全问题等。因此,揉平极耳的工艺和揉平后的质量直接影响了电极组件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极耳揉平装置,在保证电池的能量密度的同时提高揉平极耳的质量从而提升电池的性能并保证安全性能,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耳揉平装置,在保证电池的能量密度的同时提高揉平极耳的质量,从而提升电池的性能,保障电池的安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耳揉平装置,包括:夹具,所述夹具用于沿径向夹持圆柱形电极组件;套筒组件,包括:收拢部,所述收拢部用于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电极组件的极耳向靠近所述电极组件的方向收拢,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电极组件的轴线且朝向所述夹具;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收拢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夹具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收拢部的朝向所述夹具的一端连接,所述限位部用于在所述收拢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包围所述电极组件并在所述极耳收拢后抵接至所述夹具;推进部,所述推进部设置于所述收拢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远离所述夹具推进部设置于所述收拢部的远离所述夹具的一端,所述推进部用于在所述极耳收拢后沿所述第一方向挤压所述极耳,以将所述极耳揉平至预设耳高,所述耳高是指极耳沿所述电极组件轴向突出于电极组件的非极耳区的端面的高度。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夹具用于夹持电极组件,套筒组件用于揉平极耳。通过收拢部将极耳收拢至预设位置,之后再通过限位部包围电极组件并且与夹具抵接,这样将电极组件在轴向方向上固定,从而有利于推进部挤压极耳至预设耳高。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防止在挤压极耳的过程中电极组件沿其轴向移动,以防止极耳的轴向偏移而导致的极耳的实际耳高与预设耳高的偏差,进而提高极耳的揉平精度。同时,由于采用挤压的方式进行极耳揉平,可以减少揉平过程中极耳产生的金属颗粒,避免这些金属颗粒刺破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而导致的短路,同时也可以避免金属颗粒造成的电池的自放电异常进而导致的电池容量下降、电压不足等问题。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保证电池的能量密度的同时提高揉平极耳的质量,从而提升电池的性能并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拢部和所述限位部为筒状,所述收拢部的直径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逐渐减小,所述限位部的直径与所述收拢部在所述第一端处的直径相同。这样,收拢后的极耳会逐渐向中心收聚,即向电极组件的轴线靠拢。在挤压极耳前收拢极耳可以避免挤压过程中出现极耳外翻的情况,避免了因极耳外翻导致的短路风险。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拢部为曲面筒状。这样,在极耳收拢过程更加平滑,极耳逐渐向中心收聚,进一步减小了极耳外翻的可能;此外,收拢后的极耳更加均匀,有利于后续挤压过程的进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极组件的直径小于所述收拢部在所述第一端处的直径大于所述收拢部在所述第二端处的直径。这样,电极组件可以容纳在限位部中,同时能够实现极耳的收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73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存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包含粉体的棒状油分散化妆品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