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报文转发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7002.0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9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梅盛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5/74 | 分类号: | H04L45/74;H04L12/46;H04L45/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赵凯莉 |
地址: | 31005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文 转发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一种报文转发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首先响应于容器网络拓扑的配置请求,基于宿主机的物理网卡,创建与物理网卡直接连接的单个或多个VLAN虚拟网卡,为创建的每个VLAN虚拟网卡绑定单个或多个I PVLAN虚拟网卡,并为每个I PVLAN虚拟网卡绑定单个或多个I P地址,在这里,一个I P地址对应一个容器,然后,基于容器网络拓扑,实现绑定于同一I PVLAN虚拟网卡的多个容器之间的报文转发;以及容器与宿主机局域网之间的报文转发。基于上述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应用于超大规模的容器集群场景,存在MAC地址冲突或MAC地址不够用的问题,并实现I PVLAN在L2模式下子接口和父接口之间的网络连通。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容器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转发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虚拟网卡方案的发展,现有技术不仅可以将一张物理网卡虚拟成多张虚拟网卡,而且可以为这多张虚拟网卡各自配置不同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介入控制层)地址,并配置每个MAC地址对应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地址,在这里,一个IP地址可以对应一个容器(docker),即实现多张虚拟网卡各自与容器之间的连接。
但是,当前网络接口和交换机所支持的MAC地址有限,鉴于此,在现有技术应用于超大规模的容器集群场景时,由于每个容器都采用不同的MAC地址,将导致容器所使用的MAC地址冲突,或MAC地址不够用的问题发生。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报文转发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以基于容器网络拓扑,实现绑定于同一IPVLAN虚拟网卡的多个容器之间的报文转发;以及容器与宿主机局域网之间的报文转发,解决现有技术应用于超大规模的容器集群场景时,存在MAC地址冲突或MAC地址不够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容器网络拓扑,接收第一容器访问第二容器的第一请求;其中,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为绑定于第一IPVLAN虚拟网卡的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的MAC地址为所述第一IPVLAN虚拟网卡的MAC地址;
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通过所述第一IPVLAN虚拟网卡,将所述第一容器发送的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二容器。
基于上述方法,IPVLAN虚拟网卡下的所有容器子接口,可以共用IPVLAN虚拟网卡的父接口,即VLAN虚拟网卡的MAC地址,用以解决应用于超大规模的容器集群场景时,现有技术存在MAC地址冲突,或MAC地址不够用的问题,进而能够提升交换机的转发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容器网络拓扑,接收第三容器访问宿主机局域网的第二请求;其中,所述第三容器为绑定于第二IPVLAN虚拟网卡的容器;响应于所述第二请求,通过第一VLAN虚拟网卡,在所述第三容器发送的报文中添加第一标识;其中,所述第一VLAN虚拟网卡为创建所述第二IPVLAN虚拟网卡的虚拟网卡,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第二IPVLAN虚拟网卡对应的标识;采用所述第一VLAN虚拟网卡的MAC地址,将添加所述第一标识的报文发送至所述宿主机局域网。
基于上述方法,可以适配交换机的VLAN划分,并且确定容器(容器侧的网络设备)对应级联IPVLAN虚拟网卡的父接口是VLAN虚拟网卡,通过VLAN虚拟网卡为容器发送的报文自动搭上指定标识,并且为交换机接口设置相同的trunk id,实现容器内网的网段一致,一方面避免容器侧的网络设备与交换机上相同内网的网段的IP地址出现冲突,另一方面实现与其他容器内网的网段隔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容器网络拓扑,接收宿主机局域网访问第四容器的第三请求;根据所述第三请求中的MAC地址,确定绑定所述第四容器的第三IPVLAN虚拟网卡;通过所述第三IPVLAN虚拟网卡,将接收到所述宿主机局域网发送的报文转发至所述第四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7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