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石矿物的选铁尾矿中回收极低品位磷矿物的选矿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85827.9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3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谭欣;李强;肖巧斌;贺壮志;薛广海;王中明;刘书杰;凌石生;刘方;赵晨;吴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0 | 分类号: | B03D1/00;B03D1/018;B03D1/008;B03D101/02;B03D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姚大雷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石 矿物 尾矿 回收 品位 磷矿 选矿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为一种脉石矿物的选铁尾矿中回收极低品位磷矿物的选矿方法及其应用。将脉石矿物的选铁尾矿与水混匀得脉石矿物的选铁尾矿矿浆;向选铁尾矿矿浆中加入调整剂和捕收剂后进行磷浮选得第一磷粗精矿;向经过磷浮选的选铁尾矿中加入捕收剂后进行第一扫选得第二磷粗精矿和第一尾矿;将第一磷粗精矿和第二磷粗精矿混合后进行磨矿得磷粗精矿矿浆;向磷粗精矿矿浆中加入调整剂后进行一次精选;向一次精选的泡沫产物中加入抑制剂后进行二次精选得磷精矿;调整剂包括阳离子瓜尔胶1~3份和碳酸钠1~50份;捕收剂包括油酸75~85份、柴油5~15份和异丁醇5~15份。所述方法选矿成本低,浮选药剂用量少,磷分选指标高,节约尾矿库库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选分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脉石矿物的选铁尾矿中回收极低品位磷矿物的选矿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超贫磁铁矿的磁性铁含量很低,一般为5%左右,单独采选其中的铁矿物,经济效益并不显著,但此类矿石中含有磷、钛等可供综合利用的有价组分,实现此类矿石中铁、磷、钛等共伴生有价组分的综合利用,可以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同时,也可降低尾矿排出量,有利于矿山可持续发展。
目前,针对选铁尾矿中少量磷矿物一般采用浮选法进行综合回收,所采用的传统工艺路线为脂肪酸类加温(35℃以上)正浮选。原矿经磨矿后加入大量碳酸钠调整矿浆pH值,水玻璃作抑制剂,再加入脂肪酸类在常规矿浆浓度(~30wt%)下浮选磷矿物获得磷精矿,浮选尾矿经浓缩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尾矿库。该类型矿石磷品位一般都很低,磷平均品位2%~3%,选矿比大,虽易选,但选矿成本高。已建成并投入生产的选矿厂多数仅采用磁选工艺回收其中的磁铁矿,而将共生的磷等有用矿物的磁选尾矿丢弃,资源浪费严重。
现有技术中利用超贫钒钛磁铁矿进行选矿,P2O5品位为2.45%,以斜长石为主,其次为角闪石、钛辉石、绿泥石。磨矿后的细度为-0.074mm占84%~63%,采用浮选工艺处理,获得产率6%左右、精矿品位32%~34%、回收率75%左右的磷精矿,但未公开具体的浮选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现有技术利用脉石矿物的选铁尾矿进行选矿,P2O5品位为3%~13%左右,主要为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磨矿后的细度为-200目含量45%~70%,采用AW系列捕收剂浮选,水玻璃作抑制剂,经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一至三次精选、正浮选,获得磷精矿品位P2O5为32%~37%,磷精矿回收率85%~90%,但未公开具体的浮选工艺流程和捕收剂成分。
现有技术中存在还存在一定缺陷,例如主要针对P2O5含量2%以上、含钙矿物和易浮易泥化脉石含量均较低的选铁尾矿进行磨矿后浮选回收磷矿物,而对于从含钙矿物(70%)和易浮易泥化矿物(8%)含量高的选铁尾矿中不磨矿浮选回收极低品位(P2O52%)磷矿物的选矿研究很少;由于矿石中磷的含量很低,直接对选铁尾矿进行磨选,选矿成本高,影响选铁尾矿回收磷的经济性;选铁尾矿在常规的矿浆浓度(~30wt%)浮选回收磷矿物后的尾矿浆需要经过浓缩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尾矿库中,输送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脉石矿物的选铁尾矿中回收极低品位磷矿物的选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脉石矿物的选铁尾矿与水混匀,得到脉石矿物的选铁尾矿矿浆;向所述脉石矿物的选铁尾矿矿浆中加入调整剂和捕收剂后进行磷浮选,得到第一磷粗精矿;向经过所述磷浮选后的所述脉石矿物的选铁尾矿中加入所述捕收剂后进行第一扫选,得到第二磷粗精矿和第一尾矿;将所述第一磷粗精矿和所述第二磷粗精矿混合后进行磨矿,得到磷粗精矿矿浆;向所述磷粗精矿矿浆中加入所述调整剂后进行一次精选;向所述一次精选的泡沫产物中加入抑制剂后进行二次精选,得到磷精矿;
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调整剂包括阳离子瓜尔胶1~3份和碳酸钠1~5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58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