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物的多桩连杆组合基础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85540.6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8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挺;姜羿宏;侯利军;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5/22;E02D5/72;E02D5/62;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孟丽娜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耸 结构 连杆 组合 基础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物的多桩连杆组合基础及使用方法,该基础包括桩身和翼板装置;桩身的外壁上套设并固定一注浆套筒,桩身的内壁上设置用于支撑翼板装置的第一支撑块,桩身对应注浆套筒的部分开设至少一翼板预留孔,翼板预留孔贯穿注浆套筒;翼板装置包括与翼板预留孔适配的翼板、承接于第一支撑块上的翼板安装平台;翼板可沿翼板安装平台上的轨道凹槽移动,轨道凹槽连通其中一翼板预留孔;轨道凹槽内固定一推动构件。本发明通过翼板来抵消上部连杆产生的预张水平荷载,减少单桩侧向位移,从而提高基础的稳定性;通过连杆、接套筒装置来将单桩相互连接形成组合基础,优化单桩顶部荷载形式,从而提高基础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结构物基础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物的多桩连杆组合基础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大型输电塔、高空平台等各类高耸建筑物、构筑物日益增多,相应的工程难题也逐渐引起业界重视。当结构物底部基础无法承受上部荷载时,结构物及发生失稳破坏,引发工程安全事故。桩基础是高耸结构物主要基础形式之一,一般采用群桩的布置形式。高耸结构在上部复杂的荷载作用下,通常对底部桩基础形成一侧受拉、一侧受压的荷载作用,确保在此特殊荷载作用形式下桩基的工程性能稳定是确保工程安全的关键。
目前工程实践中,为了增加桩基础的抗拔、抗压承载性能,通常用扩径桩、加大埋入深度等方法。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也存在基础的整体稳定性不足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物的多桩连杆组合基础及使用方法,利用翼板来抵消上部连杆产生的预张水平荷载,减少单桩侧向位移,优化单桩承载性能,从而提高基础的稳定性;通过连杆、接套筒装置来将单桩相互连接形成组合基础,优化单桩顶部荷载形式,提高单桩承载效能,从而提高基础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物的多桩连杆组合基础,包括:
桩身,为一中空结构,所述桩身的外壁上套设并固定一注浆套筒,所述注浆套筒的顶部设有若干注浆孔,外壁上开设若干排浆小孔;所述桩身的内壁上设置用于支撑翼板装置的第一支撑块,所述桩身对应所述注浆套筒的部分开设至少一翼板预留孔,所述翼板预留孔贯穿所述注浆套筒,以供所述翼板装置由桩身内部,经所述翼板预留孔推出至所述注浆套筒的外部;
所述翼板装置,位于所述桩身的内部,包括与所述翼板预留孔适配的翼板、承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上的翼板安装平台;所述翼板可沿翼板安装平台上的轨道凹槽移动,所述轨道凹槽连通其中一翼板预留孔;所述轨道凹槽内固定一推动构件,所述推动构件的移动端朝向所述翼板。
优选地,所述翼板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翼板固定平台,所有所述翼板推出浆套筒后,翼板安装平台自所述桩身内部取出,所述翼板固定平台承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上以抵住所述翼板。
优选地,所述注浆套筒的内壁上缠绕塑料薄膜,以防止土体堵塞注浆套筒上的排浆小孔;所述塑料薄膜的内壁上缠绕第一热熔线,所述第一热熔线自其中一排浆小孔引出至地表;注浆时,加热所述第一热熔线以融化塑料薄膜。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固定撑,所述固定撑位于所述桩身内部;
所述桩身内壁上设置用于支撑所述固定撑的第二支撑块,所述桩身对应第二支撑块的部分,开设与所述固定撑配合且贯穿所述桩身的固定撑预留孔;所述固定撑预留孔位于所述翼板预留孔的下方;
一对所述固定撑之间设置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和第二热熔线,所述第二热熔线连接一引线,所述引线的上端延伸至地表;加热所述引线,所述第二热熔线熔断,所述弹簧将一对所述固定撑,自所述固定撑预留孔推出至所述桩身外部。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一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撑的固定撑固定装置,所述固定撑固定装置为一钢体,所有所述固定撑推出至桩身外部后,所述固定撑固定装置承接于所述第二支撑块上以抵住所有所述固定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55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