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5403.2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9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廖红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红平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G11/00;A61M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425 广东省广州市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生儿 黄疸 治疗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疸治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儿童抵触感,不对黄疸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的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一种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包括有底座、蓝光箱、固定板、蓝光灯、第一滑杆等,底座顶部设有用于儿童躺着进行治疗黄疸的蓝光箱,蓝光箱左右两侧中部均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部均设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下侧之间滑动式连接有能够发出光为儿童治疗的蓝光灯。在枕头和缓冲垫的作用下可使儿童躺在蓝光箱内时更加舒适,从而可减少抵触感,避免儿童乱动影响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疸治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现有的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包括有底座、蓝光箱、固定板、蓝光灯、第一滑杆和第一弹簧,底座顶部设有蓝光箱,蓝光箱左右两侧中部均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部均设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下侧之间滑动式连接有蓝光灯,蓝光灯顶部与第一滑杆上侧均连接有第一弹簧,在对儿童进行治疗黄疸时,人工将儿童抱入蓝光箱内,通过蓝光灯照射便可对黄疸进行治疗,但直接将儿童抱入蓝光箱内时,儿童处于陌生环境中常会有抵触感,进而会乱动对治疗黄疸产生影响。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设计出一种能够减少儿童抵触感,不对黄疸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的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直接将儿童抱入蓝光箱内时,儿童处于陌生环境中常会有抵触感,进而会乱动对治疗黄疸产生影响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儿童抵触感,不对黄疸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的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一种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包括有底座、蓝光箱、固定板、蓝光灯、第一滑杆和第一弹簧,底座顶部设有用于儿童躺着进行治疗黄疸的蓝光箱,蓝光箱左右两侧中部均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部均设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下侧之间滑动式连接有能够发出光为儿童治疗的蓝光灯,蓝光灯顶部与第一滑杆上侧均连接有第一弹簧,还包括有开启机构、疗愈机构和缓冲机构,固定板之间连接有开启机构,开启机构、固定板和蓝光灯之间连接有疗愈机构,蓝光箱内设有能够使儿童躺着时更舒适的缓冲机构。
进一步,开启机构包括有箱盖、旋转板和第一转轴,固定板上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内侧均设有旋转板,旋转板底部之间连接有能够盖住蓝光箱的箱盖。
进一步,疗愈机构包括有第一齿轮、第一拉绳、第一绕线轮、电机、第二转轴、第二齿轮、弹性件、第一滑轨、皮带、第二滑杆、第二弹簧、第二绕线轮和第二滑轨,右侧第一转轴右侧设有第一齿轮,右侧固定板右侧上部设有第一绕线轮,右侧固定板右侧上部设有电机,电机处于右侧第一转轴后侧,电机输出轴左侧设有第二绕线轮,第二绕线轮上绕卷有第一拉绳,第一拉绳另一端绕过第一绕线轮与蓝光灯相连,右侧固定板右侧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处于右侧第一转轴和电机之间,第二转轴右侧滑动式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左侧与第二转轴左侧之间连接有弹性件,第二转轴左侧与电机输出轴左侧之间通过传动轮连接有皮带,右侧固定板右侧上部上下对称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前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后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前侧与第二滑轨前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滑杆与第二齿轮和第一滑轨均接触。
进一步,缓冲机构包括有枕头、缓冲垫和第三弹簧,蓝光箱内底部左侧设有用于儿童枕靠头部的枕头,蓝光箱内底部均匀设有四根第三弹簧,第三弹簧顶部之间连接有缓冲垫。
进一步,还包括有能够限制儿童活动空间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有活动杆、限位板、第三滑杆和第四弹簧,蓝光箱右侧滑动式设有第三滑杆,第三滑杆右侧设有开有防滑槽的活动杆,第三滑杆左端设有能够抵住儿童脚部的限位板,限位板右侧与蓝光箱内右侧之间前后对称连接有第四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红平,未经廖红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54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