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直接还原铁的冷却筛分新装置及冷却筛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5386.2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5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13/08 | 分类号: | C21B13/08;B07B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直接 还原 冷却 筛分 新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直接还原铁的冷却筛分新装置及冷却筛分方法。包括依序设置的冷却筒,圆筒筛,筛下溜槽和耐热胶带输送机,其中,所述冷却筒和圆筒筛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冷却筒和圆筒筛四周设置受控水量可调喷淋装置,受控水量可调喷淋装置的喷头在筒体和筛体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列;所述圆筒筛尾处设置测温装置;还包括一控制装置,当测温装置处的温度低于60℃时,控制装置输出控制信号以减小受控水量可调喷淋装置出水量,直至测温装置9处的温度为100℃为止;当测温装置处的温度高于200℃时,控制装置输出控制信号以增大受控水量可调喷淋装置出水量和/或降低筒体转速。该装置不但达到了冷却高温球团的效果,同时达到了球团筛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筛分装置,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回转窑直接还原铁的冷却筛分装置,属于直接还原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炉瓦斯灰是高炉炼铁工序中高炉煤气带出的微细粉尘经干式除尘后得到的固体废物,其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铁、碳、锌等元素。低锌高炉瓦斯灰可作为铁矿烧结的原料使用。但随着锌负荷的增加,对高炉炉衬寿命、高炉热流分布及高炉能耗等造成不利影响。同时,高锌瓦斯灰由于含铅、锌等重金属,必须密封堆存,给企业带来了环保压力。高炉每生产1t 钢约产生20kg瓦斯灰,导致我国高锌瓦斯灰的产生量超过10Mt/a。因此,寻找经济合理的方法对瓦斯灰进行有效回收利用是目前钢铁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回转窑直接还原处理高炉瓦斯灰是主要技术之一。该工艺将瓦斯灰与煤粉或其它含碳物质、粘结剂混匀后制成含碳球团并干燥,干燥后的球团进入回转窑,在窑内1000~1100℃的还原区域还原为金属化球团,而锌被还原为金属锌并挥发进入烟气中,烟气经后续处理从而回收锌。反应完毕后,从回转窑出来的高温还原球团一般的后续处理流程是先冷却,冷却后的球团磨矿磁选得到铁精粉,之后铁精粉进行压块,压块后得到的铁块进入高炉炼铁或者电炉炼钢。而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流程的复杂程度以及经济上的问题,通常是将高温还原球团进行冷却,冷却后进行筛分,筛上的大块物料进入高炉炼铁,筛下的粉料进入烧结。
现有技术中,圆筒冷却机和直接水淬是回转窑直接还原铁最主要的两种冷却方式,但圆筒冷却机出来的物料要经过胶带机转运至筛分,流程较长;直接水淬虽然冷却效果好,但用水量大,操作环境差,且冷却球团含水量大,不利于后续筛分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直接还原铁的冷却筛分新装置及冷却筛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用于直接还原铁的冷却筛分新装置,包括依序设置的冷却筒,圆筒筛,筛下溜槽和耐热胶带输送机,其中,所述冷却筒和圆筒筛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冷却筒和圆筒筛四周设置受控水量可调喷淋装置,受控水量可调喷淋装置的喷头在筒体和筛体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列;所述圆筒筛尾处设置测温装置;
还包括一控制装置,当测温装置处的温度低于60℃时,控制装置输出控制信号以减小调受控水量可调喷淋装置出水量,直至测温装置9处的温度为100℃为止;当测温装置处的温度高于200℃时,控制装置输出控制信号以增大调受控水量可调喷淋装置出水量和/或降低筒体转速。
进一步的,所述圆筒筛下方溜槽为阶梯状溜槽。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筒前段设置有耐火材料,后部设置有耐磨衬板。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筒筒体内设置有导热板。以使物料冷却更加均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上述的装置的冷却筛分方法,所述的方法为:实时监测圆筒筛尾处的温度,当测温装置处的温度低于60℃时,减小受控水量可调喷淋装置出水量,直至温度为100℃为止;当测温装置处的温度高于200℃时,增大受控水量可调喷淋装置出水量和/ 或降低筒体转速。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在冷却筒四周采用喷水冷却,水量相对较大,高温球团在筒体内翻滚,冷却均匀且冷却速度较快,从而使物料到圆筒筛处时不至于温度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53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