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耐候性抗菌塑料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4937.3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1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军;吴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欣瑞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67/06;C08L23/06;C08L23/12;C08K7/14;C08K3/22;C08K3/26;C08K3/08;C08K5/103;C08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周媛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耐候性 抗菌 塑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耐候性抗菌塑料,该高耐候性抗菌塑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ABS塑料母粒50份至70份、不饱和聚酯树脂5份至10份、阻燃填料15份至30份、聚乙烯2份至4份、聚丙烯2份至4份、分散剂0.2份至0.3份、硅烷偶联剂0.3份至0.4份、抗菌剂0.02份至0.04份、抗氧化剂0.2份至0.4份以及增韧剂0.3份至0.7份。上述高耐候性抗菌塑料中,ABS塑料母粒、不饱和聚酯树脂、阻燃填料、聚乙烯以及聚丙烯共同作为高耐候性抗菌塑料的基料,稳定性高,耐候性强,阻燃填料在构成基料的同时可以增加上述高耐候性抗菌塑料的耐高温和阻燃性能。抗菌剂增加了高耐候性抗菌塑料的抗菌性能,抗氧化剂增加了高耐候性抗菌塑料的抗氧化性能和耐候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耐候性抗菌塑料。
背景技术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塑料的抗形变能力中等,介于纤维和橡胶之间,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等。
塑料可区分为热固性与热塑性二类,前者无法重新塑造使用,后者可以再重复生产。热可塑性其物理延伸率较大,一般在50%~500%。在不同延伸率下力不完全成线性变化。塑料不同性能决定了其在生活在工业中的用途,随着技术的进步,对塑料改性一直没有停止过研究。希望不远的将来,塑料通过改性后的可以有更广泛的应用,甚至可代替钢铁等材料并对环境不再污染。但是传统的塑料抗菌效果差,耐候性差,满足不了市场上对塑料高耐候性和抗菌性的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塑料抗菌效果差,耐候性差,满足不了市场上对塑料高耐候性和抗菌性的需求提供一种高耐候性抗菌塑料。
一种高耐候性抗菌塑料,该高耐候性抗菌塑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ABS塑料母粒50份至70份、不饱和聚酯树脂5份至10份、阻燃填料15份至30份、聚乙烯2份至4份、聚丙烯2份至4份、分散剂0.2份至0.3份、硅烷偶联剂0.3份至0.4份、抗菌剂0.02份至0.04份、抗氧化剂0.2份至0.4份以及增韧剂0.3份至0.7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高耐候性抗菌塑料还包括质量份为1份至2份的玻璃纤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韧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高胶粉50份至70份和橡胶粉30份至50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氧化剂为亚磷酸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机填料粉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氢氧化铝微粉50份至70份、碳酸钙粉20份至40份以及氢氧化钙10份至20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菌剂为纳米银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硬脂酸单甘油酯50份至70份和三硬脂酸甘油酯30份至50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高耐候性抗菌塑料还包括质量份为0.2份至0.5份的增强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强剂为玻璃微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高耐候性抗菌塑料还包括质量份为0.5份至0.8份的有机硅阻燃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欣瑞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欣瑞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4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冷却的瓶盖注塑成型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自修复铺粉刮刀及其自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