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通信网中光缆风险提前预警装置及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4895.3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3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丰;樊宏亮;刘艳娜;韩金雷;张俊领;方梁;孙亚楠;张占伟;梁石磊;张兰波;李瑞恒;王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昱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智多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康锦鹤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通信网 光缆 风险 提前 预警 装置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通信网中光缆风险提前预警装置及处理方法,属于光缆监测技术领域。一种电力通信网中光缆风险提前预警装置,包括分散感知部件,设置在光缆上,获取光缆的运动状态;分段监测部件,设置在塔架上,获取外界环境状态,并识别光缆范围内的外部事件;云服务器,提供数据处理功能;客户端,与云服务器通信,向运维人员发送预警信息;所述分散感知部件与分段监测部件通信连接,所述分段监测部件与云服务器通信连接。本发明,分散感知部件根据运动状态判断各点异常;分段监测部件根据外界环境状态判断异常气象,并识别外部事件;在监测到将要发生异常或异常事件发生的初期,快速预警;以满足对电力通信网中光缆风险提前预警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通信网中光缆风险提前预警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是通信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其体积小、带宽高,被电力系统采用,传送调度电话、远动信号、继电保护、视频图像等信息。为了提高光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把光纤放置在架空高压输电线的地线中,用以构成输电线路上的光纤通信网,这种结构形式兼具地线与通信双重功能,一般称作OPGW光缆。电力通信网的覆盖面积大、覆盖环境多样,外部事件的异常变化将对光缆的正常运行做成损害,甚至引起业务中断。为保证电力调度系统的平稳运行,实现电力通信网光缆故障监测与预警,已成为电力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于光缆监测多采用OTDR技术进行预判,其可检测到光纤通信中的故障。在电力通信网中,光缆架空设置,受到外界扰动较多,OTDR技术对于光缆的外部事件无法有效感知,不能监测光缆的外部异常。在检测到通信故障时,往往已经出现了损坏;从而,不能在电力通信网中实现高效的提前预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力通信网中光缆风险难以实现提前预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力通信网中光缆风险提前预警装置及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通信网中光缆风险提前预警装置,包括:
分散感知部件,设置在光缆上,获取光缆的运动状态;
分段监测部件,设置在塔架上,获取外界环境状态,并识别光缆范围内的外部事件;
云服务器,提供数据处理功能;
客户端,与云服务器通信,向运维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所述分散感知部件与分段监测部件通信连接,所述分段监测部件与云服务器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散感知部件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覆在光缆的外部,由两部分组成胶囊状;
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有陀螺仪模组、加速度计模组、供电模组、无线通信模组;
所述供电模组包括蓄电池、太阳能板;所述蓄电池设置在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外壳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外部套设有测距组件,所述测距组件与控制板电连接;
所述测距组件包括套环、重力杆、激光测距探头;所述套环套设在外壳体的外部转动,所述重力杆设置在套环的外部,所述重力杆的轴线与套环的轴线相垂直;所述激光测距探头设置在重力杆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外部设置有凸起电环,所述凸起电环与控制板电连接;
所述套环的内环侧设置有接触槽,所述接触槽与激光测距探头电连接;安装状态下,所述凸起电环置入接触槽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环由两个半环组成,所述套环的上下端各设置有一个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由设置在半环上的两个半螺纹杆组成,上端的螺纹杆外部设置有锁定螺母;
所述重力杆的顶端开设有内螺纹孔,下端的螺纹杆插设在内螺纹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昱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德昱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48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