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施工中钢板桩插打工艺及插打定位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2307.2 | 申请日: | 2022-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5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姚裴;胡晓波;刘齐放;余超;侯启栋;吴凌;崔乐;刘路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00 | 分类号: | E02D7/00;E02D7/20;E02D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张志坤 |
地址: | 2000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施工 钢板 桩插打 工艺 定位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施工中钢板桩插打工艺及插打定位设备,包括可在地面上沿钢板桩排列方向移动的定位台,定位台包括平台板、转动设置于平台板上的连接板和固定连接于连接板顶面上的导向围板,平台板上开设有通过孔,连接板上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的水平截面与钢板桩的水平截面外轮廓一致,导向围板内侧壁的底部轮廓与导向孔的轮廓重合,导向围板由下至上口径逐渐增大,连接板的转动轴心位于钢板桩连接长度方向上,定位台上设置有驱动定位台沿钢板桩排列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本申请具有降低工作人员手部被夹伤的可能性,降低工作人员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施工中钢板桩插打工艺及插打定位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楼大厦,桥梁高架等建筑设施一座座的被建设起来,基坑工程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新趋势,基坑本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拉森钢板桩则成了基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
在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112627190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基坑槽钢板桩型钢支撑系统及施工方法,包括沿基坑槽内侧壁铺设的围护结构、横跨设置在基坑槽口部两端且固定在围护结构上端侧壁上的上支撑结构和设置在基坑槽的口部以下与底部之上的多道下支撑结构,该下支撑结构的两端与设置在基坑槽内两侧的围护结构连接,围护结构包括多根呈竖直相互扣接且铺设在基坑槽内侧壁上的钢板桩。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在钢板桩的插打过程中,打桩机夹持钢板桩的一端将钢板桩竖向吊起,工作人员扶持钢板桩的底部将钢板桩的扣接部与已打入地下的钢板桩的扣接部竖向对其,然后打桩机将钢板桩打入地下并与上一个打入地下的钢板桩相扣接,工作人员手持钢板桩对其的过程增加了工作人员手部被夹伤的可能性,增加了工作人员施工过程中的工作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工作人员手部被夹伤的可能性,降低工作人员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施工中钢板桩插打工艺及插打定位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坑施工中钢板桩插打工艺及插打定位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施工中钢板桩插打定位设备,包括可在地面上沿钢板桩排列方向移动的定位台,所述定位台包括平台板、转动设置于平台板上的连接板和固定连接于连接板顶面上的导向围板,所述平台板上开设有通过孔,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水平截面与所述钢板桩的水平截面外轮廓一致,所述导向围板内侧壁的底部轮廓与所述导向孔的轮廓重合,所述导向围板由下至上口径逐渐增大,所述连接板的转动轴心位于所述钢板桩连接长度方向上,所述定位台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定位台沿所述钢板桩排列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定位台沿钢板桩排列方向移动,当定位台完成钢板桩的定位和插打后,工作人员控制驱动机构使定位台移动至下一钢板桩的插打位置,由于导向围板的口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当钢板桩被打桩机吊至导向围板上方时,随着打桩机将钢板桩逐渐向下移动,从而便于钢板桩的底端插设于导向围板内,并在导向围板的导向作用下,随着打桩机带动钢板桩向下移动,将钢板桩插设于导向孔内,同时连接板转动设置在平台板上,使连接板能够根据所插打的钢板桩的开口方向调整导向孔轮廓的开口方向,使工作人员无需对被吊起的钢板桩的底部进行扶持,从而降低工作人员手部被夹伤的可能性,降低工作人员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优选的,所述定位台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平台板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平台板底面上的固定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下方的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杆顶部端面上的活动杆和套设于所述活动杆上的第一弹簧,所述固定杆的底部端面上开设有滑动孔,所述活动杆插设于所述滑动孔内,所述活动杆与所述滑动孔的内壁滑移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触于所述固定杆的底部端面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触于所述连接杆的顶部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23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输料高温烧结炉
- 下一篇:一种5G电源转换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