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运行方式切换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1963.0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6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楠;周飞;车宏伟;邹小刚;李文锋;申冀康;董方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36 | 分类号: | F22D1/36;F22B35/00;F23J1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红霖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行 方式 切换 烟气 余热 利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运行方式切换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暖风器、低温省煤器、4号低压加热器、3号低压加热器、2号低压加热器、1号低压加热器、增压泵、第一电动隔离阀、第二电动隔离阀、第三电动隔离阀、第四电动隔离阀、第五电动隔离阀、第六电动隔离阀、第七电动隔离阀、第八电动隔离阀、第九电动隔离阀、第十电动隔离阀及第十一电动隔离阀,该系统能够满足低温省煤器系统在夏季投运,低温省煤器与暖风器联合系统在冬季投运,同时能够在低温省煤器故障退出运行时切换暖风器的热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余热回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运行方式切换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低温省煤器系统能够回收烟气余热,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同时可以配合静电除尘器改造,提高除尘效率,降低超低排放改造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超低排放的大背景下得到了广泛应用。
暖风器系统一般在冬季投运,能够提高空气预热器入口风温,缓解超低排放改造后氨逃逸率升高导致的空气预热器、低温省煤器阻力升高和堵塞,同时提高锅炉效率,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量梯级利用,暖风器热源主要为低温省煤器出口热水、机组低加系统凝结水和低品位抽汽,其中低温省煤器出口热水和机组低加系统凝结水应用最为广泛。
由于低温省煤器存在受热面磨损、腐蚀、积灰堵塞、换热管泄漏等问题,暖风器热源为低温省煤器出口热水时,若低温省煤器由于上述问题退出运行,暖风器系统将无法投运,严重影响空气预热器和锅炉尾部设备安全运行。
因此,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应能满足低温省煤器系统在夏季投运,低温省煤器与暖风器联合系统在冬季投运,同时能够在低温省煤器故障退出运行时切换暖风器热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多运行方式切换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该系统能够满足低温省煤器系统在夏季投运,低温省煤器与暖风器联合系统在冬季投运,同时能够在低温省煤器故障退出运行时切换暖风器的热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多运行方式切换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暖风器、低温省煤器、4号低压加热器、3号低压加热器、2号低压加热器、1号低压加热器、增压泵、第一电动隔离阀、第二电动隔离阀、第三电动隔离阀、第四电动隔离阀、第五电动隔离阀、第六电动隔离阀、第七电动隔离阀、第八电动隔离阀、第九电动隔离阀、第十电动隔离阀及第十一电动隔离阀;
空气预热器的烟气出口与低温省煤器的壳侧入口相连通,暖风器的吸热侧出口与空气预热器的空气入口相连通;
给水管道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第一电动隔离阀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经4号低压加热器、3号低压加热器及2号低压加热器后与1号低压加热器相连通,3号低压加热器的出口与第二电动隔离阀的入口相连通,第一电动隔离阀的出口、第二电动隔离阀的出口及第十一电动隔离阀的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与第八电动隔离阀的入口相连通,第八电动隔离阀的出口与第四电动隔离阀的一端及第七电动隔离阀的出口与增压泵的入口相连通,增压泵的出口与第九电动隔离阀的入口及第十电动隔离阀的入口相连通,第九电动隔离阀的出口与低温省煤器的管侧入口相连通;
低温省煤器的管侧出口与第十电动隔离阀的出口、第五电动隔离阀的入口、第四电动隔离阀的另一端及第三电动隔离阀的入口相连通,第三电动隔离阀的出口与2号低压加热器的出口相连通,第五电动隔离阀的出口经暖风器的放热侧及第六电动隔离阀后与第七电动隔离阀的入口及第十一电动隔离阀的入口相连通。
还包括烟囱,其中,低温省煤器的壳侧出口与烟囱的烟气入口相连通。
低温省煤器的壳侧出口经静电除尘器、引风机及脱硫吸收塔与烟囱的烟气入口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1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