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可溶性藻类有机物的膜污染的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1546.6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9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侯冬玲;税桂鸿;张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李丹萍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可溶性 藻类 有机物 污染 处理 装置 | ||
1.一种降低可溶性藻类有机物的膜污染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器(1)、冷却水储存器(2)、进料罐(3)、螺杆泵(4)、一号压力计(5)、陶瓷微滤膜(6)、节流阀(7)、反冲洗装置(10)、紫外/过氧化氢预处理池(12),所述进料罐(3)具有两对外部进口与出口,所述进料罐(3)顶部内部进口与节流阀(7)出口连通,所述节流阀(7)进口与紫外/过氧化氢预处理池(12)出口连通,所述进料罐(3)底部内部出口与螺杆泵(4)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料罐(3)的外部进口与冷却水储存器(2)出口连通,所述进料罐(3)的外部出口与热交换器(1)的进口连通,所述冷却水储存器(2)进口与热交换器(1)的出口连通,所述紫外/过氧化氢预处理池(12)的出口与节流阀(7)的入口连通,所述陶瓷微滤膜(6)的进口与螺杆泵(4)连接,所述螺杆泵(4)与陶瓷微滤膜(6)的中间设置有一号压力计(5),所述陶瓷微滤膜(6)的出口与反冲洗装置(10)的进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可溶性藻类有机物的膜污染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7)的入口处与陶瓷微滤膜(6)连通,所述节流阀(7)与陶瓷微滤膜(6)的中间设置有安全阀(8)及二号压力计(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可溶性藻类有机物的膜污染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装置(10)的出口端与过滤阀(11)的进口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可溶性藻类有机物的膜污染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微滤膜(6)是单通道管状Al2O3陶瓷膜,所述陶瓷微滤膜(6)的膜孔径为0.1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可溶性藻类有机物的膜污染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过氧化氢预处理池(12)含有过氧化氢溶液且中央是环形紫外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可溶性藻类有机物的膜污染的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模拟含有藻毒素废水输送到紫外/过氧化氢预处理池(12)中,同时进行凝聚、光解和氧化作用;
S2:通过热交换器(1)、冷却水储存器(2)、过滤阀(11)及反冲洗装置(10)对模拟藻毒素废水进行多次循环反应;
S3:将所述进料罐(3)中的预处理后的藻毒素废水通过螺杆泵(4)抽提到陶瓷微滤膜(6)中进行过滤并排出;
S4:将进行过滤后的陶瓷微滤膜(6)利用反冲洗装置(10)进行膜的原位清洁,在陶瓷微滤膜(6)的渗透侧施加压力,渗透液透过陶瓷微滤膜(6)返回到进料罐(3)中,二号压力计(9)和一号压力计(5)分别获得陶瓷微滤膜(6)的出口和进口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可溶性藻类有机物的膜污染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紫外/过氧化氢预处理池(12)的中央紫外灯的平均照射面积为464cm2,路径长度为1.94cm,紫外波长254nm,平均光照率为8.91mW·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15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