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甾体抗炎药DCF检测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1114.5 | 申请日: | 2022-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0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牛和林;程乐乐;廉笑;朱良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创益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6 | 代理人: | 付金豹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甾体 抗炎药 dcf 检测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非甾体抗炎药DCF检测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以下步骤:配置0.2M‑0.3M的1,3,5‑苯三甲酸(BTC)乙醇溶液和0.2M‑0.3M的Ln(NO3)3·6H2O乙醇溶液,然后混合均匀,最后超声30‑60分钟,离心,洗涤,得到Ln‑MIL‑78;使用聚丙烯腈配置质量分数8%‑12%的纺丝前溶液;将Ln‑MIL‑78添加到纺丝前溶液中搅拌,直到Ln‑MIL‑78均匀分散在溶液中得到纺丝溶液;将制备的纺丝溶液用于静电纺丝,得到非甾体抗炎药DCF检测膜材料MMMs;无论是在存在大量干扰物质的情况下,还是在复杂的生物内源性环境中,传感平台仍能以优异的准确度对DCF进行特异性响应。这种发光传感平台不仅具有操作简单、可视性好等优点,而且在20个循环后仍能保持对分析物的良好响应,表现出优异的可回收性和重现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领域,具体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DCF检测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了一种基于发光Ln-MIL-78和静电纺丝技术的混合基质膜(MMMs),并将其开发为用于快速检测血清中双氯芬酸(DCF)的传感平台。
背景技术
双氯芬酸(DCF)是一种合成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对人体具有镇痛、抗炎和解热作用。它主要通过肝脏代谢消除,因此对肝脏有明显的副作用。长期或大量服用DCF会导致严重的肝肾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确定血清中DCF的浓度非常重要。目前,DCF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薄层色谱法(HPTLC)、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电泳分析和荧光传感。在这些方法中,众所周知,发光分析因其仪器简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而成为一种越来越流行的技术。此外,由于发光的重现性好、简单和快速方法,发光传感材料有很大的潜力发展成为即时检测(POST)的检测设备。因此,设计合适的荧光材料和装置用于在生物环境中快速灵敏地检测DCF是当前的挑战。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作为一种新型多孔材料,具有可调孔径和高化学和热稳定性,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考虑到MOFs的高稳定性和可调孔径,它可以用于多种类型的传感材料和设备,例如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尤其是发光镧系元素(Ln)MOF,因其在UV-Vis到NIR范围内的长寿命发射以及尖锐的线性发射带而受到关注。然而,传统的传感平台通常专注于结晶粉末或散装材料作为载体,这在生物医学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如何实现DCF的快速检测并制备高灵敏度的即时检测(POST)设备,仍然是研究人员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非甾体抗炎药DCF检测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检测膜材料是基于发光Ln-MIL-78和静电纺丝技术的混合基质膜(MMMs),并将其开发为用于快速检测血清中双氯芬酸的传感平台。
本发明的制备方案是:
所述的MMMs的制备方法:首先,配置1,3,5-苯三甲酸(BTC)(0.2M-0.3M)和Ln(NO3)3·6H2O(0.2M-0.3M)的乙醇溶液,然后按照混合均匀,最后超声30-60分钟,离心,洗涤,得到Ln-MIL-78。
使用聚丙烯腈配置质量分数8%-12%的纺丝前溶液。
将Ln-MIL-78添加到纺丝前溶液中搅拌直到Ln-MIL-78均匀分散在溶液中。将制备的溶液(10ml-15ml)用于静电纺丝(溶剂盒移动速度为100-200mm/s,电压30-40KV),得到尺寸约为0.5m×0.5m的MMMs。
MMMs在快速检测血清中双氯芬酸(DCF)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1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