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幂律型稠油在水驱过程中粘度的动态表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0773.7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8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公昌;刘宗宾;刘英宪;葛丽珍;刘东;王美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1/10;G06F11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子文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幂律型稠油 过程 粘度 动态 表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幂律型稠油在水驱过程中粘度的动态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目标稠油区域地层原油样品;S2.开展目标稠油区稠油流变性实验,S3.开展目标稠油区岩心驱替实验;S4.依据渗流条件下原油粘度大小随流速变化实验规律,分阶段拟合得到原油粘度与渗流速度关系式;S5.建立原油粘度等效表征模型;S6.针对原油粘度等效表征模型,利用INTERSECT模拟器开展表征,首先引入流度,建立油相相渗端点值与流速的关系,通过改变相渗端点实现粘度的改变,进而利用Python语言开展属性实时修改与计算,等效建立原油粘度与渗流速度的动态关系。S7.基于PETREL RE一体化平台,通过前述等效表征模型的文件,建立考虑动态表征的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实现动态表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稠油粘度表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幂律型稠油在水驱过程中粘度的动态表征方法。
背景技术
渤海稠油规模大,渤海稠油规模较大,多采用常规水驱冷采开发,逐步形成了“水平井挖潜为主、定向井调整为辅”的联合井网调整模式。高含水后期随着剩余油分布状况的愈发复杂,亟需进一步明确适合水平井挖潜的对象和不同剩余油类型下的水平井提高采收率机理,尤其在稠油油藏原油粘度普遍较大(地下原油粘度平均值超过200mPa·s)的剩余油富集区,在高含水阶段实施水平井挖潜的效果需要明确,需开展稠油油藏水平井深度挖潜技术攻关,明确水平井提高采收率机理并量化提高采收率幅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幂律型稠油在水驱过程中粘度的动态表征方法,可定量表征稠油在水驱过程中原油粘度剪切变稀规律,以确定在多孔介质中原油流动时粘度变化对渗流规律以及开发指标的影响,该方法为评价该类稠油油藏产能、采收率提供了依据。此外本发明方法渤海最大的自营稠油油田得到了应用,可为渤海稠油油田高含水后期加密方案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幂律型稠油在水驱过程中粘度的动态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目标稠油区域地层原油样品;目标区域折算地下原油粘度应大于200mPa·s;
S2.开展目标稠油区稠油流变性实验,绘制原油粘度与剪切速率关系曲线;在稠油流变性实验中,剪切速率越大,原油粘度越小;原油粘度与剪切速率关系曲线中是以剪切速率为X轴、以原油粘度为Y轴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S3.开展目标稠油区岩心驱替实验,绘制原油粘度与渗流速度关系曲线;原油粘度与渗流速度关系曲线中是以渗流速度为X轴、以原油粘度为Y轴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且是通过模拟地层条件下的渗流规律,并依据达西定律反算原油粘度,得到不同流速下的原油粘度,进而绘制原油粘度与渗流速度的关系曲线;
S4.依据渗流条件下原油粘度大小随流速变化实验规律,分阶段拟合得到原油粘度与渗流速度关系式;
S5.建立原油粘度等效表征模型;
S6.针对原油粘度等效表征模型,利用INTERSECT模拟器开展表征,首先引入流度,建立油相相渗端点值与流速的关系,通过改变相渗端点实现粘度的改变,进而利用Python语言开展属性实时修改与计算,等效建立原油粘度与渗流速度的动态关系;
S7.基于PETREL RE一体化平台,通过前述等效表征模型的文件,建立考虑动态表征的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实现动态表征。
进一步的,步骤S2中,在稠油流变性实验中,模拟地下原油粘度时按照地下实际温度、气油比油藏条件开展;原油粘度与剪切速率关系曲线对比了脱气原油粘度与配制气油比为30的原油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得到的剪切速率下的原油粘度,并绘制了气油比为0的脱气原油粘度和气油比为30时的原油粘度变化曲线;
进一步的,步骤S3中,开展目标稠油区岩心驱替实验时根据地层条件进行,根据达西定律以及驱替实验条件,反求原油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07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表面磷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熟化细尾矿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