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子及包括该转子的IPM马达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0586.9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7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猛;赤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22 | 分类号: | H02K1/22;H02K1/28;H02K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包括 ipm 马达 | ||
提供一种转子及包括该转子的IPM马达。转子包括:圆柱状的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具有沿轴线方向贯穿的磁体插入孔;转子磁体,所述转子磁体插入到所述磁体插入孔内;以及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在所述磁体插入孔内对所述转子磁体进行定位。所述定位部件具有:第一发泡层,所述第一发泡层含有与所述转子磁体粘接的粘接材料;第二发泡层,所述第二发泡层与所述转子铁芯的所述磁体插入孔的内表面接触;以及基材层,所述基材层位于所述第一发泡层与所述第二发泡层之间,所述第一发泡层、所述第二发泡层和所述基材层在层叠的状态下位于所述转子磁体与所述磁体插入孔的内表面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子及包括该转子的IPM马达。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在沿转子铁芯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磁体插入孔内插入转子磁体的IPM马达用的转子。另外,公开了一种在上述转子中,在上述磁体插入孔内对上述转子磁体进行定位的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转子:在狭缝孔内,使粘接片夹设在永磁体与转子铁芯之间,使所述粘接片膨胀并固化,由此能够将所述永磁体固定在所述狭缝孔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311782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转子中,夹设在永磁体与转子铁芯之间的粘接片具有通过加热而膨胀的一层粘接层和保持上述粘接层的基材层。在专利文献1的转子中,所述粘接层与所述永磁体粘接。另外,在上述转子中,不是膨胀部件的上述基材层与上述转子铁芯的狭缝孔的内表面接触。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转子中,有时所述粘接片相对于所述狭缝孔的内表面的紧贴度不充分,所述永磁体相对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定位精度不充分。
因此,在转子铁芯的磁体插入孔内插入有转子磁体的转子中,要求能够在所述磁体插入孔内容易且高精度地定位所述转子磁体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其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将插入到转子铁芯的磁体插入孔内的转子磁体定位在所述磁体插入孔内。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转子包括:圆柱状的转子铁芯,其具有沿轴线方向贯穿的磁体插入孔;转子磁体,其插入所述磁体插入孔内;以及定位部件,其在所述磁体插入孔内对所述转子磁体进行定位。所述定位部件具有:第一发泡层,其含有与所述转子磁体粘接的粘接材料;第二发泡层,其与所述转子铁芯的所述磁体插入孔的内表面接触;以及基材层,其位于所述第一发泡层和所述第二发泡层之间。所述第一发泡层、所述第二发泡层及所述基材层以层叠的状态位于所述转子磁体与所述磁体插入孔的内表面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IPM马达包括:所述转子;以及具有定子线圈和定子铁芯的定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转子,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将转子磁体定位在转子铁芯的磁体插入孔内。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IPM马达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转子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的IV-IV线剖视图。
图5是示出发泡前的定位部件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6A是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6B是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6C是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7A是示出加热前的转子磁体的位置的图。
图7B是示出加热后的转子磁体的位置的图。
(符号说明)
1马达(IPM马达)
2转子
3定子
4外壳
6定位片
7粘接面盖
20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05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