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丸子挤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79765.0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8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伟;蔡云松;杨保成;罗忠良;刘桂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P10/25 | 分类号: | A23P10/2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志 |
地址: | 6180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丸子 挤出机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丸子挤出机,涉及食品成型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撑结构、装料结构、压料结构以及出料结构,其中,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装料结构;装料结构开设出料口,装料结构用于填装原料;压料结构用于将装料结构中的原料从出料口挤压出;出料结构包括分料刀,分料刀用于将出料口挤压出的原料切下,分料刀的刀刃倾斜,刀刃的中段为内凹的弧形槽,刀刃的靠近其尖部的刃口设置锯齿。本申请通过分料刀倾斜的刀刃逐渐进刀,并配合具有锯齿与弧形槽的刀刃实现原料的转动、旋拧、分离,得到光滑圆匀的丸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食品成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丸子挤出机。
背景技术
甘薯含有丰富的保健营养成分,多年来备受推崇,吃法多种多样,除去烤制、蒸制、蜜制外,还有丸子炸制吃法,甘薯炸制的丸子得到了各类消费者的青睐,在大小餐馆都可见到甘薯丸子的身影。甘薯丸子虽然好吃,但其制作工艺还是相对传统,手工制作的丸子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销售需求,而机械化制作的丸子虽然产出效率高,但制出的丸子又不够光滑圆匀。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丸子挤出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化制作的丸子不够光滑圆匀的问题。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丸子挤出机,包括支撑结构、装料结构、压料结构以及出料结构,其中,
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装料结构;
装料结构开设出料口,装料结构用于填装原料;
压料结构用于将装料结构中的原料从出料口挤压出;
出料结构包括分料刀,分料刀用于将出料口挤压出的原料切下,分料刀的刀刃倾斜,刀刃的中段为内凹的弧形槽,刀刃的靠近其尖部的刃口设置锯齿。
可选的,装料结构包括料筒,料筒的第一端具备开口,料筒的第二端封闭,料筒的靠近其第二端的外壁上开设出料口,出料口与料筒的中空内部连通。
可选的,出料结构还包括安装环、第一连杆以及第一压杆,其中,
安装环套设在料筒上,安装环的靠近料筒的第二端的一侧设置分料刀;
第一压杆的一端与支撑结构转动连接;
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安装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压杆的中部转动连接。
可选的,分料刀设置多个,多个分料刀绕安装环的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
可选的,出料口设置多个,多个出料口绕料筒的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分料刀与出料口一一对应。
可选的,压料结构包括设置在靠近料筒的第一端的驱动组件和活塞组件,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活塞的直径等于料筒的内径,活塞杆的第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活塞杆的第二端与活塞连接,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活塞由料筒的第一端向其第二端移动。
可选的,驱动组件包括第二连杆、第二压杆以及滑套,其中,
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支撑结构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压杆的一端转动连接;
第二压杆上套设滑套;
滑套与活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限位筒和转动座,转动座与支撑结构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转动座与支撑结构转动连接,限位筒与转动座连接,并可绕转动座在水平面内转动,限位筒的直径与料筒的直径相同,在限位筒转动至其轴线与料筒的轴线重合时,料筒的第一端端面与限位筒的第二端端面贴合。
可选的,还包括盛装结构,盛装结构设置于装料结构下方,盛装结构用于盛装出料结构切下的原料。
可选的,支撑结构的底部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工作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97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