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砖和生态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9414.X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1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瞿燕;刘剑;李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4 | 分类号: | E02B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地址: | 20001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砖和生态砖系统,生态砖包括砖体,砖体的形状为环形结构,砖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砖体的外侧轮廓为矩形;砖体的中间位置为通孔结构,通孔结构的中心和砖体的中心重合;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平行,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导水凹槽;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的底面分别设置有锯齿,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插件凹槽。砖体的外侧轮廓为矩形,方便拼装;生态砖底面的锯齿与坡面相互“啮合”,可避免砖体下滑以及提升砖体和联锁插件耐久性;雨水被截流并引导进入砖体中部的植被部分,减少雨水径流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态砖和生态砖系统。
背景技术
河道及道路的边坡治理是河道整治和道路修建工程中的重要部分,随着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生态护坡技术是如今大力推广和应用的新型护坡技术。为了同时具有加固边坡和修复生态植被的作用,现多采用生态砖(生态砖也可以称为护坡砖)和植被相组合的应用形式。从应用效果上,将生态砖与植被相结合可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既可减弱表层土壤的流失又对边坡进行了防护,等植物根系长入深层土壤,生态砖、土壤和植被就可形成牢固的有机整体,从而对边坡起到深层次的防护作用。
但由于边坡相对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倾角,在自重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生态砖和土体均会有下滑的趋势,边坡就会有失稳破坏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边坡的表层土较为松软和生态砖铺设施工质量的问题,常出现边坡表面凹凸不平和生态砖彼此离散松动的问题,造成不美观和水土流失加剧。
目前工程中多采用正六边形生态砖以及“工”字形的拼接式生态砖两种应用形式。其中,正六边形生态砖存在较严重的前述提及的下滑和砖体离散松动的问题;而“工”字形的拼接式生态砖及类似功能的生态砖虽通过拼接后的联锁形态解决了砖体易离散松动的问题,但普遍存在坡面硬化比例高、植被覆盖率低的问题。此外,上述两种形式的生态砖均存在砖体拼缝形成雨水径流通道,不利于径流污染控制和土壤侵蚀减少的问题。
综上可知,现有生态砖主要存在如下不足:生态砖多为多边形或异形结构,不易拼装;容易下滑;砖体拼缝形成雨水径流通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砖和生态砖系统,以解决生态砖不易拼装、容易下滑和砖体拼缝形成雨水径流通道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的形状为环形结构,所述砖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砖体的外侧轮廓为矩形;所述砖体的中间位置为通孔结构,所述通孔结构的中心和所述砖体的中心重合;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三侧边平行,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三侧边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导水凹槽;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的底面分别设置有锯齿,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插件凹槽。
可选的,所述砖体的中间位置为矩形状的通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边上的导水凹槽和插件凹槽平行;所述第三侧边上的导水凹槽和所述第一侧边上的导水凹槽关于所述砖体的平分线对称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边上的导水凹槽和插件凹槽具有一夹角;所述第一侧边上的导水凹槽的外侧与所述第二侧边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侧边上的导水凹槽的内侧与所述第二侧边的距离;所述第三侧边上的导水凹槽和所述第一侧边上的导水凹槽关于所述砖体的平分线对称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三侧边上的每个所述插件凹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导水凹槽。
可选的,所述砖体为中空结构。
可选的,所述锯齿包括多个等腰三角形的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94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