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透低变形高温日用瓷坯体及其产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77920.5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6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柯;查越;李凯钦;常启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3/04 | 分类号: | C04B33/04;C04B33/24;C04B33/34;C03C8/14;C03C8/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李玉峰 |
地址: | 333403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透低 变形 高温 日用瓷 及其 产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透低变形高温日用瓷坯体,按照质量份数原料组成为:伴生钠长石高岭土50~65、石英4~18、锆英砂0~18、钾长石10~20、煅烧铝矾土3~8;所述伴生钠长石高岭土含Na2O3.3~5.5wt%。此外,还公开了一种高透低变形高温日用瓷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伴生钠长石高岭土为主要原料,通过优化配方设计、结合低温慢烧‑高温快烧,无需额外加入低温熔块、低温强助熔剂,即可提高坯体的透光度,同时也有效防止了坯体的形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用陶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透低变形高温日用瓷坯体及其产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日用陶瓷的高档化,对日用瓷不仅要求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其中具有高透光度特征的日用瓷广受市场欢迎。日用瓷的透光性主要取决于玻璃相含量,玻璃相含量越高,则坯体透光性越高,但是过多的玻璃相容易造成坯体软塌产生形变。
为了获得高透光度特征的日用瓷,现有技术大多采用外加低温熔块、低温强助熔剂或多元熔剂等方法提高玻璃相含量,但是无论上述何种方法,由于制备过程中是采用机械混合的方式混合,熔块或熔剂在坯体中分布不均匀,在烧成过程中会迅速产生大量连续玻璃相,从而导致坯体变形。
为了在保证产品透光性的前提下提升坯体的抗变形性,现有技术采用高模量增强剂的方法缓解形变,通过引入大量(>10%)超细氧化铝部分熔于玻璃相中提高粘度,以改善坯体的抗变形性。然而,大量超细氧化铝的引入将造成光线在坯体中的散射,不利于坯体透光性,并且会提高坯体的烧结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透低变形高温日用瓷坯体,以伴生钠长石高岭土为主要原料,通过优化配方设计、结合低温慢烧-高温快烧,在提高坯体的透光度的同时,有效降低形变程度。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透低变形高温日用瓷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透低变形高温日用瓷坯体,按照质量份数原料组成为:伴生钠长石高岭土50~65、石英4~18、锆英砂0~18、钾长石10~20、煅烧铝矾土 3~8;所述伴生钠长石高岭土含Na2O 3.3~5.5wt%;所述各原料组成经球磨混合、成型、干燥后得到的生坯,从室温经6~9h升至玻璃相转化温度1050~1150℃,保温3~5h,随后从玻璃相转化温度经1~3h升至烧成温度1250~1310℃,保温0.5~ 1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高透低变形高温日用瓷坯体。
上述方案中,本发明所述伴生钠长石高岭土的化学组成为SiO250~55wt%、Al2O331~34wt%、TiO20.02~0.1wt%、Fe2O30.1~0.35wt%、MgO 0.05~0.19wt%、 CaO0.1~0.25wt%、Na2O 3.3~5.5wt%、K2O 0.45~0.58wt%、IL 9.11~10.83wt%。其矿相组成为高岭石45~62wt%、石英5~15wt%、三水铝石4~10wt%、钠长石15~ 33wt%、白云母3~10wt%、非晶相3~8wt%。所述坯体透光度>54%、塑性形变指数为2.5~3.2×10-6mm-1。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透低变形高温日用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所述坯体原料组成称取配料后,加入球磨机中湿法球磨10~15h,至浆料粒度D50达到5~24μm后,放浆过筛,进行注浆成型、脱模、修坯、烘干,得到所述生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未经景德镇陶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79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株肉色诺卡氏菌噬菌体P3.2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棉料混合的纺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