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丙硫菌唑和丙环唑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76176.7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1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州;庄义庆;姚克兵;杨红福;缪康;徐超;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A01N25/04;A01P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泉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08 | 代理人: | 许丹丹 |
地址: | 212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丙硫菌唑 丙环唑 分散 悬浮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丙硫菌唑和丙环唑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可分散油悬浮剂,所述可分散油悬浮剂包含丙硫菌唑1%~40%、丙环唑1%~40%、乳化剂3%~12%、分散剂2%~8%、增稠剂0.5%~10%、稳定剂0.5%~7%、防冻剂0.2%~2%、消泡剂0.2%~1%,余量为油基溶剂。本发明丙硫菌唑和丙环唑组合并加工为可分散油悬浮剂,制剂性能稳定,黏着性好,耐雨水冲刷,能够更好发挥农药成分的药效,利于飞防等机械化施药,扩展了防治谱,减药增效,对环境友好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菌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丙硫菌唑和丙环唑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由禾谷镰刀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引起的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在世界范围内对小麦和大麦均可造成严重危害。病原菌可侵染小麦苗、叶、穗等部位,使小麦植株生长受抑制或枯萎,尤以穗部危害最为严重,导致小麦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此外,因病菌浸染产生多种镰刀菌毒素,包括: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及其乙酰化衍生物——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etyl-deoxynivalenol,3A-DON)和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etyl-deoxynivalenol,15A-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和T2毒素,以及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伏马毒素(fumonisin)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而带来威胁人畜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
培育抗赤霉病品种是防治赤霉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但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有效抗赤霉病且农艺性状优良的小麦品种,化学防治一直是赤霉病危害和小麦籽粒毒素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小麦籽粒DON污染和赤霉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同时DON也是全世界谷物及其制品中最常见的镰刀菌毒素,一旦进入人或动物体内,会引起免疫失调、厌食和体重减轻等慢性毒性以及腹泻、呕吐和发烧等急性中毒症状,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鉴于当前赤霉病及小麦籽粒DON防治的严峻现状,急需优化赤霉病防治药剂,以保障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及食品安全。
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DC.)Speer Erysiphegraminis DC.E.graminis DC.f.sp.tritici Marchal)引起的小麦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叶鞘、茎秆、穗部均会受到侵染。病情较轻时霉斑呈分散分布,随着病情加重霉斑也逐渐扩大成片,最终覆盖全叶;病斑下部及周围组织褪绿,病叶发黄、早枯,如发病累及茎及叶鞘,则会导致植株整株倒伏;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有显著下降,最终影响小麦产量。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化学防治常用药剂多为三唑酮、烯唑醇等单剂或复配制剂。
小麦锈病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条锈病,三种病害均会导致小麦的叶秆、叶鞘、叶片等处在早期出现大片黄斑,随后黄斑会随着生长而连接成片,形成铁锈色的粉疮,也就是夏孢子聚集的表现,当病害进入后期会在这些位置出现黑色的斑疮,这是冬孢子聚集的表现。当小麦植株出现锈病以后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不仅会降低光合作用,还会使小麦植株的水分大量流失,降低籽粒的饱满度和灌浆,使小麦叶片早衰,进而严重降低小麦的产量。小麦锈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不仅要严密监测病害的发生信息,还要做到科学种植、科学使用药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6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