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提拉开放式单晶炉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75772.3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7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方;王建波;尹嘉琦;江佳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城凯克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5/26 | 分类号: | C30B15/26;C30B15/30;C30B15/00;C30B29/06 |
代理公司: | 无锡苏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1 | 代理人: | 王清伟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提拉 开放式 单晶炉 | ||
1.上提拉开放式单晶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体,包括连通设置的主炉室(101)和副炉室(102),所述主炉室(101)的内部设有坩埚(103),所述坩埚(103)与籽晶(106)相配合,所述主炉室(101)的顶部设有炉盖(10),所述炉盖(10)设有通孔;所述副炉室(102)设于所述主炉室(101)的上方,所述副炉室(102)内设有绳体(104),所述绳体(104)的底部末端通过夹持器(105)与所述籽晶(106)相配合;
热场组件(107),设于所述主炉室(101)内部,并与所述坩埚(103)相配合;
坩埚(103)驱动组件,与所述坩埚(103)相配合,能够驱动所述坩埚(103)在所述主炉室(101)内转动或升降;
提升驱动组件(40),设于所述副炉室(102)的顶部,能够驱动所述绳体(104)在所述副炉室(102)内转动或升降;
缓冲组件(30),所述缓冲组件(30)设于所述炉盖(10)与所述副炉室(102)之间,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固定板(31)和第二固定板(32),所述第一固定板(31)与所述副炉室(102)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二固定板(32)设于所述炉盖(10)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板(31)的底部设有缓冲柱(33),所述第二固定板(32)的上表面设有弹簧片(34),所述弹簧片(34)的顶部设有台阶部(341),所述台阶部(341)与所述缓冲柱(33)的底端相配合;
视觉检测组件,所述视觉检测组件与所述炉盖(10)相配合,包括CCD检测相机(12);所述炉盖(10)设有检测窗(11),所述检测窗(11)与所述CCD检测相机(12)配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提拉开放式单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2)的上表面设有缓冲弹簧(351),所述弹簧片(34)设于所述缓冲弹簧(351)的外侧,所述缓冲弹簧(351)的顶部设有缓冲块(352),所述缓冲块(352)与所述缓冲柱(33)的底面相对设置;
所述缓冲柱(33)的底部设有紧固件(36),所述紧固件(36)具有“十”字型截面,所述紧固件(36)上竖直方向的两个末端一端与所述缓冲柱(33)的底部嵌合,另一端与所述缓冲块(352)抵接;所述紧固件(36)上水平方向的两个末端将所述弹簧片(34)的台阶部(341)夹紧在所述缓冲柱(33)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提拉开放式单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3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缓冲柱(33)外侧的第一限位件(37)和设置在所述弹簧片(34)外侧的第二限位件(38),所述第一限位件(37)具有向下突出的第一凸起部(371),所述第二限位件(38)具有向上突出的第二凸起部(381),所述第一凸起部(371)与所述第二凸起部(381)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提拉开放式单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驱动组件(40)包括提升器、称重器(41)、晶转电机(42)和转动盘(43);
所述转动盘(43)通过轴承(77)设置在所述副炉室(102)的上端,所述晶转电机(42)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盘(43)相连并驱动所述转动盘(43)转动;
所述转动盘(43)的上方设有壳体(44),所述提升器与所述称重器(41)均设置在所述壳体(44)内,所述称重器(41)与所述壳体(44)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称重器(41)的工作端与所述提升器相配合;所述绳体(104)与所述提升器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提拉开放式单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器包括与所述壳体(44)固定连接的第一提升轮(51)、第二提升轮(52)、第三提升轮(53),以及与所述壳体(44)不相连的第四提升轮(54),所述第一提升轮(51)与所述第二提升轮(52)位于所述第三提升轮(53)与所述第四提升轮(54)的下方,所述绳体(104)上远离所述籽晶(10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提升轮(51)连接,并且所述绳体(104)依次绕过所述第一提升轮(51)、第二提升轮(52)、第三提升轮(53)与所述第四提升轮(54)后向下延伸;所述第四提升轮(54)与所述称重器(41)的工作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城凯克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连城凯克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57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