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线式过热预警计算机主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5517.9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9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顾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远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6F11/32 |
代理公司: | 安徽专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9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热 预警 计算机 主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线式过热预警计算机主机,属于计算机领域,一种并线式过热预警计算机主机,通过热并杆的设置,随着计算机主机温度变高,裹球囊逐渐受热软化,使配重球失去束缚力并逐渐与裹球囊分离,并逐渐朝向热动杆远离裹球囊的端部移动,带动热动杆沿着定位杆转动,使热动杆逐渐由横向转变为纵向,呈现并线的现象,在视觉上对用户达到过热预警的效果,另外,配合半遮套的设置,在热动杆靠近隔板的过程中,从上至下,在隔板吸附力作用下,使半遮套逐渐被拉扯开,使热动杆裸露,进而使热动杆处呈现明显的发光效果,进一步提高对用户的预警效果,从而大幅度降低过热对主机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并线式过热预警计算机主机。
背景技术
计算机主机指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CPU、内存、硬盘、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如USB控制器、显卡、网卡、声卡等等。位于主机箱内的通常称为内设,而位于主机箱之外的通常称为外设(如显示器、键盘、鼠标、外接硬盘、外接光驱等)。通常,主机自身(装上软件后)已经是一台能够独立运行的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有专门用途的计算机通常只有主机,没有其他外设。
由于主机内集成的电气元件,在长时间运行时,往往容易出现大量发热的情况,虽然现有技术中在主机内设有专门的散热器,但是为保护主机内元件,主机外壳上的散热孔一般孔径小且密集,导致对热量的外排造成一定的阻碍,当计算机长时间运行时,主机内易出现热量的聚集,易对主机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CPU烧毁,导致文件的丢失,而现有技术中,在主机过热时,很少能做到及时预警提醒的作用,导致使用者难以及时对过热现象进行处理措施。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线式过热预警计算机主机,通过热并杆的设置,随着计算机主机温度变高,裹球囊逐渐受热软化,使配重球失去束缚力并逐渐与裹球囊分离,并逐渐朝向热动杆远离裹球囊的端部移动,带动热动杆沿着定位杆转动,使热动杆逐渐由横向转变为纵向,呈现并线的现象,在视觉上对用户达到过热预警的效果,另外,配合半遮套的设置,在热动杆靠近隔板的过程中,从上至下,在隔板吸附力作用下,使半遮套逐渐被拉扯开,使热动杆裸露,进而使热动杆处呈现明显的发光效果,进一步提高对用户的预警效果,从而大幅度降低过热对主机的影响。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并线式过热预警计算机主机,包括主机本体,所述主机本体周向超向外的端面均设置有多孔的散热板,所述主机本体外端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热并杆,所述热并杆包括与主机本体固定的定位杆以及通过阻尼转轴连接在定位杆外的热动杆,热动杆远离定位杆的一端向下倾斜,且倾斜角度在5°以内,所述主机本体外端还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两个热并杆之间,所述热动杆为空心结构,所述空腔内设有裹球囊,所述裹球囊包括与热动杆内壁固定连接的松散囊片,所述松散囊片与热动杆靠近定位杆一端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自熔填层,所述热动杆内还设有多个配重球,所述配重球与松散囊片贴附并延伸至自熔填层内。
进一步的,所述自熔填层为热熔材料制成,且热熔温度不高于计算机安全运行温度的最高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松散囊片为柔性密封结构制成,且松散囊片表面积为热动杆截面面积的3-5倍。
进一步的,沿着远离所述定位杆的方向,松散囊片端部与热动杆内壁的连接处不超过热动杆的第一个三分点处。
进一步的,所述热动杆外端固定连接有半遮套,所述半遮套包括两个分别与热动杆边缘固定的边杆、连接在靠近隔板一侧边杆上的外遮柔层、多个分别连接在外遮柔层端部与边杆之间的限位绳以及多个连接在两个边杆之间的内衬杆,所述外遮柔层靠近热动杆的内部固定有多组分别与多个内衬杆对应的磁动环,且磁动环套设在内衬杆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远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远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55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