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重力耦合热泵精馏节能成套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4688.X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5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朱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丹 |
主分类号: | B01D3/08 | 分类号: | B01D3/08;B01D3/14;B01D1/22;B01D5/00;F25B30/02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吴万华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耦合 精馏 节能 成套设备 | ||
一种超重力耦合热泵精馏节能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质罐,其通过高压液体管道与蒸发器连接,能将高压制冷剂液体分流成多个支路,以实现多个过程,在进一步实现节能目的的同时,又保证设备工作性能的稳定,增加能效,提高使用寿命,给企业、社会与环境带来特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重力热泵精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重力耦合热泵精馏节能成套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降低能耗、提高产品经济效益成为各行各业追求的目标。在中小型农药、医药、精细化工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有机溶剂大多可进行回收再利用,以达到降低成本、减少排放、避免污染的目的。
如已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13457195A)高节能超重力热泵精馏设备,将超重力与热泵耦合,从而达到高节能的目的。
如何进一步增加节能效果,提高传质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一直研究改进的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重力耦合热泵精馏节能成套设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超重力耦合热泵精馏节能成套设备,包括
超重力旋转床,其壳体上形成有液体进口管、二次蒸汽进口管、二次蒸汽出口管、液体出口管;
进料循环泵,其与液体进口管连接,用于物料的进料;
蒸发器,其蒸汽出口与超重力旋转床的二次蒸汽进口管相连接,其液体进口与超重力旋转床的液体出口管相连接,用于使液体汽化;
冷凝器,其与超重力旋转床的二次蒸汽出口管相连接,用于二次蒸汽冷凝;
溶媒罐,其与冷凝器相连接,用于收集并存储有机溶剂;
热泵压缩机,其用于将低压制冷剂蒸汽转换成高压制冷剂蒸汽;
气油分离罐,其与热泵压缩机的出口连接,用于分离高压制冷剂蒸汽与高温润滑油,气油分离罐的气体出口与蒸发器之间通过第一高压蒸汽管道连接,能将高压制冷剂蒸汽输送至蒸发器,并与蒸发器内的物料进行热交换;
油冷却器,其连接气油分离罐的液体出口与热泵压缩机的入口,用于回流高温润滑油的冷却;
工质罐,其通过高压液体管道与蒸发器连接,用于高压制冷剂液体分流;
工质罐通过第一高压制冷剂液体分流管道连接第一电子节流阀,第一电子节流阀通过第一低压制冷剂液体管道连接冷凝器,能将低压制冷剂液体输送至冷凝器,并与冷凝器内的二次蒸汽进行热交换,冷凝器通过第一低压制冷剂蒸汽管道与热泵压缩机的入口连接;
工质罐通过第二高压制冷剂液体分流管道连接第二电子节流阀,第二电子节流阀通过第二低压制冷剂液体管道连接油冷却器,能将低压制冷剂液体输送至油冷却器,并与油冷却器内的高温润滑油进行热交换,油冷却器通过第二低压制冷剂蒸汽管道与热泵压缩机的入口连接。
还包括封闭循环连接的真空泵、气水分离罐、冷却器,所述真空泵与冷凝器、蒸发器、超重力旋转床相连通;
所述工质罐通过第三高压制冷剂液体分流管道连接第三电子节流阀,第三电子节流阀通过第三低压制冷剂液体管道连接冷却器,能将低压制冷剂液体输送至冷却器,并与冷却器内的循环水进行热交换,冷却器通过第三低压制冷剂蒸汽管道与热泵压缩机的入口连接。
所述第一高压制冷剂液体分流管道上设有增焓器;
所述工质罐通过第四高压制冷剂液体分流管道连接第四电子节流阀,第四电子节流阀通过第四低压制冷剂液体管道连接增焓器,能将低压制冷剂液体输送至增焓器,并与第一高压制冷剂液体分流管道内的高压制冷剂液体进行热交换,增焓器通过第四低压制冷剂蒸汽管道与热泵压缩机的中间接口连接。
所述气油分离罐的气体出口有两个,其中一个气体出口连接第一高压蒸汽管道,另一个气体出口与冷凝器之间通过第二高压蒸汽管道连接,能将高压制冷剂蒸汽输送至冷凝器,并与冷凝器内残留的低压制冷剂液体进行热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丹,未经朱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46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