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进风型复合冷却塔风量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4407.0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2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屈治国;余建航;张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覃婧婵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进风型 复合 冷却塔 风量 计算方法 | ||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多进风型复合冷却塔风量计算方法,包括:获取多进风型复合冷却塔几何参数、选型参数和环境参数;假定冷却塔运行过程中的风机运行总风量为Qt并计算风机全压Δpfan;假定流经湿区风量为Qw;根据冷却塔几何参数、选型参数和环境参数获得冷却塔湿区总风阻Rw和干区总风阻Rd,计算实际流经湿区风量Qw,c;若假定的流经湿区风量Qw与实际流经湿区风量Qw,c的残差在设定范围内,则假定的流经湿区风量Qw即为风量Qw,c,并以冷却塔进出口为参考面,同时基于伯努利方程建立冷却塔阻力特性方程,否则重新对流经湿区风量Qw进行假定;若风机全压Δpfan使得阻力特性方程成立,则假定的风机运行总风量Qt即为实际冷却塔运行总风量,否则重新对风机运行总风量Qt进行假定并再次执行步骤S3至S5。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复合冷却塔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进风型复合冷却塔风量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冷却循环水的设备。根据水气接触的方式,冷却塔可以分为湿式冷却塔和干式冷却塔,其中,湿式冷却塔主要依靠空气与水之间的蒸发传热与对流传热完成热交换,其传热效率高,但是会损失部分蒸发水至空气中,造成水资源浪费。干式冷却塔将冷却水热量传递给散热金属片,再通过对流传热将热量传输给空气,干式冷却塔运行过程中,没有蒸发水损失,但是其冷却极限为空气干球温度,冷却效率较低。后来为了结合两种冷却塔的优点,开发了复合式冷却塔,其中较为常用的为多进风型复合冷却塔。该冷却塔具有多个进风口,环境空气分别从干区和湿区进入冷却塔,经与冷却水换热后的空气在冷却塔内部混合,再统一排出冷却塔。因此,精确快速获得干湿区通风量对复合冷却塔热力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冷却塔的通风情况,现有很多不同实施方法,如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风速、风向,根据冷却塔进风处的自然风变化,实时调节导风板角度控制进风量。现有技术在设计消雾模块时,考虑了冷热风阻力平衡计算,并计算冷风风量和热风风量。以上方法通过实验测试冷却塔的进风量,涉及试验台的搭建及测试步骤,成本较高且耗时较长;而采用数值计算方法仅涉及消雾模块的改造设计(如进风口高度及单边边长),对多进风型复合冷却塔风量无法进行快速计算。因此,开发一种可以快速准确计算多进风型复合冷却塔干湿区风量及风机运行工况点的方法对复合冷却塔的热力计算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降低能耗和节能环保方面。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在本国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进风型复合冷却塔风量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精确获得多进风型复合冷却塔各进风口的风量,从而可以减低实验研究所带来的时间与金钱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进风型复合冷却塔风量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多进风型复合冷却塔几何参数、选型参数和环境参数,其中,所述几何参数包括冷却塔干湿区尺寸,出口尺寸和折流区尺寸,所述选型参数包括风机型号和干湿区管排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环境大气压和空气干湿球温度;
S2:根据风机性能曲线中风机风量运行工作范围,在工作范围内假定冷却塔运行过程中的风机运行总风量为Qt,并根据风机全压-风机运行总风量对应关系计算风机全压Δpfan;
S3:基于所述风机运行总风量Qt,假定小于Qt的流经冷却塔湿区的风量为Q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44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