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74397.0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0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泓硕;吴建勳;郭子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 ||
一种电子装置,包含至少一光学镜头,光学镜头包含四片透镜,由外侧至内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第一透镜外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内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内侧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中第四透镜外侧面及内侧面中至少一侧面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当其满足特定条件时,可应用于红外线波段,特别是能同时应用于红外线投射及接收,在达成具有高精准度的投射能力及高成像品质的同时仍可维持微型化,可适用于立体影像撷取技术。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1月05日、申请号为201810011231.0、发明名称为“电子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包含至少一光学镜头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摄影模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三维空间观测上的应用技术也是日趋成熟。往昔的三维空间辨识技术多局限于将二维空间的影像,搭配演算法以达到三维空间分析等功能,然而,将三维空间的信息简化为二维空间的影像,总是会造成信息的落差,造成运算还原结果有其极限。
为此,发展出一种立体影像撷取的技术,其原理为将具有特定特征的光线(如特定波长及图样等)投射至物体,经物体反射后,由镜头接收并运算分析,以得物体各位置与镜头之间的距离,进而判断出立体影像的信息,目前广泛应用于体感游戏、虚拟实境、扩增实境、立体影像撷取、动态捕捉、人脸辨识、行车辅助系统、各种智能电子产品、多镜头装置、穿戴式装置、监控设备、数字相机、辨识系统、娱乐装置、运动装置与家庭智能辅助系统等电子装置中。
现今立体影像撷取的技术多采用特定波段的红外线以减少干扰,进而达成更加准确的量测,但随着如人脸辨识及扩增实境等应用逐渐往如智能手机等携带型装置发展,其感测模块需要往更精准及微型化的方向发展,而往昔的技术仍难以达成两者间的平衡。
发明内容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至少一光学镜头,光学镜头包含四片透镜,四片透镜由外侧至内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第一透镜外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内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外侧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内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外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中第四透镜外侧面及内侧面中至少一侧面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光学镜头的透镜总数为四片,当以d线为参考波长量测下,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为Vd1,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d2,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Vd3,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为Vd4,光学镜头的焦距为fd,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d3,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d4,其满足下列条件:
0.65Vd1/Vd21.54;
0.65Vd1/Vd31.54;
0.65Vd1/Vd41.54;
10.0Vd138.0;以及
0.69|fd/fd3|+|fd/fd4|5.0。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至少一光学镜头,光学镜头包含四片透镜,四片透镜由外侧至内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第一透镜外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内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外侧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内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外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中第四透镜外侧面及内侧面中至少一侧面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光学镜头的透镜总数为四片,当以d线为参考波长量测下,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为Vd1,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d2,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Vd3,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为Vd4,光学镜头的焦距为fd,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d3,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d4,其满足下列条件:
0.65Vd1/Vd21.54;
0.65Vd1/Vd31.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43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