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黄快速人工栽培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2207.1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2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娟;侯亚光;随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A01G18/69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控智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19 | 代理人: | 管士涛 |
地址: | 01002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人工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桑黄快速人工栽培的方法,以经过蒸汽爆破处理的桑木屑为主要原料制备桑黄栽培基质,充分的利用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的优点,促进桑黄菌种的生长,避免感染杂菌。同时,充分利用麦饭石粉提高多种微量元素促进桑黄的生长,且添加了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给予培养基质一定的粘合性和保水性,能够极大地促进桑黄的生长,同时,镁、锌和钙离子的加入能够使得桑黄的子实体发育快速,提高桑黄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且通过在大棚中继续培养桑黄提高了规模化生产的效率,同时,控制大棚内的湿度、温度、光照、CO2和氧气的含量在桑黄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变化,进一步促进桑黄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本发明通过合理化的管理和栽培,菌种生长旺盛,生长速度快,可进行大规模种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桑黄快速人工栽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桑黄是一种珍贵的多年生大型药用真菌,由于多生长在桑属植物上且子实体为黄褐色而得名,始记载于《本草纲目》,传统中医多用于治疗痢疾、盗汗、血崩、血淋、脐腹涩痛、脱肛泻血、带下、闭经等症。近代研究表明,桑黄具有很好的抗癌效果,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抗肿瘤有效率最高的一种药用真菌。
近年来,市场对桑黄需求量增大致使野生桑黄的掠夺性开采无法杜绝,且受其生理生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及外部条件的制约,造成自然界形成的子实体非常稀少,野生天然桑黄资源匮乏,面临枯竭,再加上桑黄的人工驯化栽培难度较大,难以形成稳定的医药工业产品来源,极大的限制了桑黄产业的发展。
可见,通过人工栽培来解决野生资源的不足显得弥足珍贵,目前人工栽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桑树、杨树等段木栽培为主,段木栽培需要大量的木材资源,难以规模化生产,另一种是袋料栽培,袋料栽培的培养基存在营养不充分,子实体发育较小、易感染杂菌的问题。
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袋料栽培的培养基以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且改善人工栽培的工艺参数,缩短桑黄的生长周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桑黄快速人工栽培的方法,采用袋料栽培的方法,通过对培养基的组成和配比进行优化,以及控制人工栽培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极大的缩短了桑黄的生长周期,实现了桑黄的快速生长,有助于桑黄的规模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桑黄快速人工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栽培种
取长度为2-4cm的桑木屑,用质量分数为2-3%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10-15h,捞出控干水分后,然后在压力为3-6MPa,温度150-200℃下进行蒸汽爆破,时间100-150s;
取上述经过处理的桑木屑50-60份,玉米粉10-15份,蔗糖2-4份,磷酸二氢钾2-5份,维生素B 0.001-0.003份,硫酸锌0.1-0.3份,硝酸钙0.05-0.1份,水200-400份混合均匀制备液体培养基;
将上述液体培养基高压高温灭菌后,接种桑黄菌种,在25-28℃下暗培养20-25天至菌丝生长,获得桑黄栽培种;
(2)制作栽培袋
取步骤(1)得到的桑木屑80-100份,麦饭石粉5-15份,玉米粉5-10份,海藻酸钠3-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5份,磷酸二氢钾0.5-2份,硫酸镁0.2-0.5份,硫酸锌0.1-0.3份,硫酸钙1-3份搅拌均匀,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常压100℃灭菌18-20h,获得桑黄栽培袋;
(3)将步骤(2)制备的桑黄栽培袋接种步骤(1)的桑黄栽培种,于在25-28℃下暗培养1-2天后,转移到大棚中继续培养,保持大棚湿度70-80%,光照强度为50-100lux,光照时间为8-12h,每天通入CO2保持浓度不低于4000-6000ppm,培养10-15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22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