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衬砌背后地下水限量排放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1608.5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7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奇;李天降;朱孟君;魏方莉;刘新荣;陈智慧;陈雪锋;周小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F16K17/04;F16K17/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吴静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衬砌 背后 地下水 限量 排放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衬砌背后地下水限量排放装置,包括出水排放管、出水排放管始端地下水聚引作用的篦笼结构、出水排放管中部检修段中可依据水压实时调节排放流量的限流阀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隧道衬砌背后地下水限量排放装置,结构简单,可实现地下水有压限量排放,控水效果好,且可对限流阀结构的阀芯进行维护或更新,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隧道衬砌背后地下水限量排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的隧道衬砌背后地下水限量排放,具体涉及公路、铁路、市政等富水或环境敏感区隧道地下水限量排放装置,进一步涉及相关隧道衬砌背后地下水限量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交通行业隧道衬砌背后的PVC出水排放管功能原则有,但开发的不够深入和全面,尤其是钻爆法施工的隧道涉及富水和环境敏感点的地下水排放设计,更需要深入创新性研发限量排放装置,其不仅可以保护隧道衬砌结构,还可以保护隧道建成后周边水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生态环境,这是对社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尊重和重视。所以积极提高隧道绿色智能建造技术,可以更好地服务我们国家交通隧道建设,提高隧道建设质量和水平,大力推动环境敏感点或富水交通隧道科技进步。
目前有关隧道衬砌背后地下水排放型式多样,但限量排放做得不够深入,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隧道衬砌背后地下水限量排放装置及系统,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了一种隧道衬砌背后地下水限量排放装置及系统,本发明至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部分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衬砌背后地下水限量排放装置,该装置位于隧道边墙墙脚处,沿水流方向始于初喷混凝土层,通过复喷混凝土层,贯穿防水板,通过二次衬砌和检修井,与隧道排水边沟连通,该装置包括出水排放管、出水排放管始端地下水聚引作用的篦笼结构、出水排放管中部检修段中可依据水压实时调节排放流量的限流阀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篦笼结构为碗型篦笼,碗型篦笼一部分设于所述复喷混凝土层内,一部分设于二次衬砌外侧空间,位于复喷混凝土层内的部分大于位于二次衬砌外侧空间的部分,所述碗型篦笼的碗口设有一过水篦网,扣在所述初喷混凝土层壁上,所述碗型篦笼的碗底端与所述出水排放管进水端相连通,所述碗型篦笼的碗壁四周与衬砌背后环向和纵向的排水盲管相连通,或者所述碗型篦笼的碗壁亦具备过水能力,碗壁四周与衬砌背后环向和纵向的排水带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板供所述出水排放管贯穿处设有管板联结密封件,所述管板联结密封件包裹的所述出水排放管的外壁四周不透水。
进一步地,所述限流阀结构放置于所述检修井内。
进一步地,所述限流阀结构外型为倒T形,所述倒T形的横“一”为所述限流阀结构的水力通道,与所述出水排放管的水力通道一致,所述倒T形的竖“1”为所述限流阀结构上部设可安放或取出检修桶的空间,所述空间竖向内侧环壁与所述检修桶环向外壁密贴,所述空间顶部为限流阀检修口,所述检修桶顶端正面中心设有便于安放或取出所述检修桶的固定提拉鼻,所述检修桶的底板依水流方向分别设有与底板垂直且与所述水力通道正交的固定弧面板和固定矩形面板,所述弧面板固定于所述检修桶底板迎水面前端,所述矩形面板固定于所述检修桶底板的中心附近,所述弧面板和所述矩形面板设置深度为所述水力通道的横断面中间部位,所述矩形面板的底端采用合页型式以转动轴铰接固定阀芯叶瓣,所述转动轴水平设置且与所述水力通道正交,所述阀芯叶瓣围绕所述转动轴可沿切线方向即所述水力通道方向转动,所述弧面板下缘与所述阀芯叶瓣下部面对面间通过弹簧相连,所述阀芯叶瓣无水压时与所述水力通道方向正交,即与所述水力通道横断面的下半断面内壁密贴,所述阀芯叶瓣受最大水压时围绕所述转动轴转动角度幅限30°~60°。
进一步地,所述限流阀检修口设有机械防水封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16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