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干法熟料线分解炉用逆流阶梯式固废预煅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1400.3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8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强;张宗见;轩红钟;汪克春;王斌;刘守信;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3G5/027;F23G5/04;F23G5/08;F23G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董杰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熟料 分解 逆流 阶梯 式固废预 煅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固废预煅烧装置领域的一种新型干法熟料线分解炉用逆流阶梯式固废预煅烧装置,逆流阶梯式固废预煅烧装置包括逆流阶梯式煅烧炉和空气炮,逆流阶梯式煅烧炉右下部设置为阶梯状,逆流阶梯式煅烧炉外侧于每层阶梯处均设置有空气炮,空气炮用于吹动固废翻转并由上一级阶梯进入下一级阶梯,逆流阶梯式煅烧炉左下部开设有与分解炉连通的通风口,逆流阶梯式煅烧炉顶部开设有固废下料管,逆流阶梯式煅烧炉右上部设置有与分解炉上部连通的出风管;该装置可以使固废分散充分燃烧,为系统和产线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废预煅烧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干法熟料线分解炉用逆流阶梯式固废预煅烧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窑处置固废主要采用两种煅烧方式,一种为配伍后的固废通过泵送入回转窑,另一种为将配伍后的固废直接送入分解炉,以上两种方式均可以将固废危废送入高温区进行煅烧,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1)因固废水分高;固废直接掉落在煅烧设备的某处集中燃烧,导致烧成系统局部高温结皮,影响生产线正常运行;
(2)固废成分不均匀,导致燃烧不充分,分解炉产生后燃烧现象,导致系统CO波动,影响系统运行;
(3)固废分散不好,影响熟料品质。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新型干法熟料线分解炉用逆流阶梯式固废预煅烧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干法熟料线分解炉用逆流阶梯式固废预煅烧装置,该装置可以使固废分散充分燃烧,为系统和产线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干法熟料线分解炉用逆流阶梯式固废预煅烧装置,所述逆流阶梯式固废预煅烧装置包括逆流阶梯式煅烧炉和空气炮,所述逆流阶梯式煅烧炉右下部设置为阶梯状,所述逆流阶梯式煅烧炉外侧于每层阶梯处均设置有空气炮,所述空气炮用于吹动固废翻转并由上一级阶梯进入下一级阶梯,所述逆流阶梯式煅烧炉左下部开设有与分解炉连通的通风口,所述逆流阶梯式煅烧炉顶部开设有固废下料管,所述逆流阶梯式煅烧炉右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分解炉上部连通的出风管。
优选的,所述逆流阶梯式煅烧炉顶部还设有应急物料下料管。
优选的,所述逆流阶梯式煅烧炉采用耐火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逆流阶梯式煅烧炉面对阶梯一侧的炉壁设置为多段式,且所述多段式炉壁的开口朝向阶梯。
优选的,所述多段式炉壁的内夹角均为钝角。
优选的,所述多段式炉壁最下方一段竖直向下。
优选的,所述逆流阶梯式煅烧炉面对阶梯一侧的炉壁设置为曲线式,且所述曲线式炉壁的开口朝向阶梯。
优选的,阶梯数目为5-12层。
优选的,每层阶梯对应设置2-4台所述空气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固废通过泵送装置进入逆流阶梯式煅烧炉,借助高压空气的喷吹实现翻转并进入下一级阶梯,固废煅烧热源主要是分解炉内800-1000℃的气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进入煅烧装置。固废在高温气体下逐渐失去水分、可燃物质达到着火点开始燃烧,最后剩下残渣进入分解炉,废气则有煅烧装置的另一端通过出风管进入分解炉上部。在固废煅烧过程中通过空气炮压缩空气喷吹实现固废危废的翻滚,并使固废由上一级阶梯滚落至下一级阶梯,使其能够充分的混合分散和燃烧;进而避免固废在煅烧设备的某处集中燃烧,导致烧成系统局部高温结皮,影响生产线正常运行;避免固废成分不均匀,导致燃烧不充分,分解炉产生后燃烧现象,导致系统CO波动,影响系统运行;还可以提高熟料品质;阶梯还延长固废分解炉外停留时间,使其通过预热、脱水、燃烧,在进入烧成系统前能够充分的煅烧,减小对烧成系统的影响。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14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