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或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发酵饲料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70312.1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1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兰;郑喜群;王松;王燕;韩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8;A23K10/18;A23K10/12;A23K20/147;A23K10/37;A23K10/38;A23K20/163;A23K50/75;C12R1/225;C12R1/865;C12R1/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苏士莹 |
地址: | 161005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动物 生产 性能 饲料 利用率 发酵饲料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或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发酵饲料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发酵饲料包括混合菌剂,所述混合菌剂包括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所述混合菌剂中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菌数比为(1~3):(1~3):(1~3);所述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分别独立为(1~9)×108CFU/g。本发明所述的发酵饲料通过混合菌剂提高了玉米蛋白粉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并且提高了玉米蛋白粉的可消化利用率,提高了玉米蛋白粉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或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发酵饲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玉米深加工消耗玉米量增加,玉米淀粉加工副产物玉米蛋白粉每年产出约300万吨,副产物产量巨大。玉米蛋白粉是一种高蛋白饲料,其蛋白含量为55.0~60.0%,主要含玉米谷蛋白和玉米醇溶蛋白,其中玉米谷蛋白的谷氨酰胺含量约占蛋白含量的三分之一,玉米醇溶蛋白含有特殊的氨基酸组成,其还含有高比例的亮氨酸和脯氨酸,玉米蛋白粉这种特殊的氨基酸组成使其具有维持动物肠道机能、修复应激、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力等生理功能。玉米蛋白粉可用作饲料使用,与饲料工业常用的鱼粉、豆饼比较,资源优势明显,饲用价值高,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不需进行再处理,可直接用作蛋白原料。
但是,现有阶段多采用直接将玉米蛋白粉混合到饲料的方式,由于玉米蛋白粉主要的蛋白质为醇溶蛋白,水溶性差,无法有效被动物吸收利用,可消化利用率低,降低了玉米蛋白粉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或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发酵饲料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发酵饲料通过混合菌剂提高了玉米蛋白粉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并且提高了玉米蛋白粉的可消化利用率,提高了玉米蛋白粉的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酵饲料的混合菌剂,包括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所述混合菌剂中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菌数比为(1~3):(1~3):(1~3);以每g或每mL混合菌剂计,所述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分别≥1×109CFU。
优选的,所述乳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3110;
所述酿酒酵母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1353;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135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饲料添加剂,包括上述的混合菌剂和底料;所述混合菌剂和底料的质量比为(2.5~12.5):100。
优选的,所述底料包括底料一或底料二;
所述底料一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玉米蛋白粉5份、玉米胚芽粕3~4份和喷浆玉米皮1~2份;
所述底料二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玉米蛋白粉5~7份、小麦麸1~3份、啤酒糟1~2份和骨粉1份;
优选的,当所述底料为底料一时,所述饲料添加剂还包括糖,所述糖与底料的质量比为(2~15):10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底料、混合菌剂与水混合,厌氧发酵3~9d,得到饲料添加剂;所述底料的质量与水的体积比为1g:(0.8~1.6)mL。
优选的,所述厌氧发酵的温度为25~3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酵饲料,所述发酵饲料包括上述的饲料添加剂和基础饲料;以干物质的质量份计,所述饲料添加剂和基础饲料的质量比为(10~15):(85~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03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