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发电机的机头定位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68336.3 | 申请日: | 2022-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2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潘恒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久力风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8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赵悦 |
| 地址: | 223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发电机 机头 定位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风电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的机头定位装置,包括机头箱,所述机头箱上安装有风轮,所述风轮连接风轮轴;所述风轮轴延伸到机头箱内部并且连接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还连接设置在机头箱内部的发电机的发电机轴;所述内套筒的两端分别连接风轮轴及发电机轴。借此,本发明通过传动件的内套筒分别连接风轮轴及发电机轴;当风轮被风力吹动旋转时,风轮轴在径向上出现在轻微的颤动或位移时,风轮轴插条在风轮轴插槽中小幅移动;并且将外部气流引入到风轮轴插槽中,快速提高槽内的气压,从而产生反作用力,抵消了部分风轮轴的颤动力,减小了颤动的幅度。提高了能量的传递及转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的机头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机械功带动转子旋转,最终输出交流电的电力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风轮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把风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之后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
风轮轴需要与发电机的主轴连接,以便传递能量。风机规格普遍较大,风轮被风力吹动旋转时,风轮轴径向上会出现在轻微的位移,从而与发电机主轴出现共轴度的偏差,影响转动的传递,进而降低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影响发电效果。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的机头定位装置,通过传动件的内套筒分别连接风轮轴及发电机轴;当风轮被风力吹动旋转时,风轮轴在径向上出现在轻微的颤动或位移时,风轮轴插条在风轮轴插槽中小幅移动;并且将外部气流引入到风轮轴插槽中,快速提高槽内的气压,从而产生反作用力,抵消了部分风轮轴的颤动力,减小了颤动的幅度。提高了能量的传递及转化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的机头定位装置,包括机头箱,所述机头箱上安装有风轮,所述风轮连接风轮轴;所述风轮轴延伸到机头箱内部并且连接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还连接设置在机头箱内部的发电机的发电机轴;
所述传动件包括相互转动套接的外套筒及内套筒,且外套筒及内套筒之间夹设有若干滚珠;
所述内套筒的两端分别连接风轮轴及发电机轴;
所述发电机轴上均匀环设4-8根发电轴插条;所述内套筒的内壁上对应开设有与发电轴插条插接配合的发电轴插槽;
所述风轮轴上设有两根相互呈180°的风轮轴插条,所述内套筒的内壁上对应开设有与风轮轴插条活动插接配合的风轮轴插槽;风轮轴插条与风轮轴插槽之间具有预定大小的间隙;
所述风轮轴的内部开设有进气主道,所述进气主道垂直连接若干进气支道;每一进气支道均连接对称设置在其两侧的第一进气岔道和第二进气岔道;所述第一进气岔道和第二进气岔道延伸到风轮轴表面的端口均位于机头箱的外部;
所述第一进气岔道和第二进气岔道与进气支道的夹角均为钝角,且第一进气岔道和第二进气岔道与进气支道的连接位置均设有单向门;所述第一进气岔道和第二进气岔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限制单向门行程的挡块;
所述风轮轴插条中平行设有若干出气直道;所述出气直道的一端延伸到风轮轴中并连通进气主道,另一端连通靠近风轮轴插条端面的出气横道;所述出气横道连接若干朝向风轮轴插槽的槽底面的面出气孔。
根据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的机头定位装置,所述滚珠为钢制滚珠,且经过调质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的机头定位装置,所述发电机轴上均匀环设6根发电轴插条。
根据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的机头定位装置,所述风轮轴插条的端面与风轮轴插槽的槽底面之间的间隙不大于2mm。
根据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的机头定位装置,所述风轮轴插条的侧面与风轮轴插槽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为1-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久力风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久力风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8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