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可形变塑料复合耐压管端口间的对接结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67557.9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2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戴爱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立丰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14 | 分类号: | F16L47/14;F16L47/16;F16L47/10;F16L5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屹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816 | 代理人: | 黄河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形变 塑料 复合 耐压 端口 对接 结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形变塑料复合耐压管端口间的对接结构件,包括套设有两组弹性密封环的内撑导连管,环状结构且内壁具有锥度的收紧盘,均匀环绕包覆于两对接管端口部位复数块的收紧片,收紧片具有与收紧盘内壁锥度匹配的楔形结构;两收紧盘分别环套在收紧片的左右两端,两收紧盘在收紧件的轴向力作用下相向移动时,通过收紧片均匀挤压耐压管径向收缩形变,进而挤压套设于内撑导连管上的弹性密封环形变,以实现耐压管端口间对接的抗拉拔及密封。本发明能够实现更稳定便捷的可拆式对接,并能增强管道对接端口部位的抗拉拔及密封性能,结构件所用的各零部件均容易生产制造,成本可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对接连接技术,主要是针对能够在外压力作用下形变的塑料复合耐压管的端口对接技术,具体是用于这类管道的端口间的对接结构件。
背景技术
作为传输高压流体(油、气、水等)的耐压管道,塑料复合耐压管材是具有耐腐蚀性能的低成本主流管材,常见的包括有塑料钢丝复合管、塑料玻纤复合管等,塑料复合管材是将各种能增强管道强度的材料复合于塑料中以起到增强管道的耐压性能之目的管材,这些复合管材同时具有在外压力作用下具有能够径向形变压缩的性能,本发明方案正是基于这类管材的形变特点而创新的一种连接方案。
管道在施工中,均需要在现场进行管道之间的连接,也就是管道端口间的对接,而对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管道的整体耐压耐用性能;由于塑料复合耐压管的端口暴露有未经保护的复合层,该位置如果与高压流体接触,极易损害管体结构,损害管体的耐压耐腐蚀性能以及使用寿命等,在实际运用中管道的泄露等问题也往往是出现在对接部位;此外,对接的便捷性和可拆性均对管道的施工成本和效率产生直接的关键性影响。
针对塑料复合耐压管而言,传统的对接技术之一是施工现场使用电加热熔融塑料对复合管的端口进行密封,再以内壁带电熔电热丝的塑料套筒套接两管端口,通过电熔电热丝电热焊接塑料套筒内壁和两管外壁实现连接,这种粘接方式使得复合管的端口裸露于高压流体中,端口密封质量直接影响连接质量,而且接口处也得不到复合材质的增强,因此这种连接方式在许多使用场合下不宜采用,此外,采用此连接方式对接将使得管道不具有可拆性。
因此,现有技术中也有诸多采用连接件配合密封圈等进行对接的技术,诸如:公告号为CN2502104Y的管道快速连接装置、公告号CN2475907Y的多用压力管道管路连接件、公告号CN2685691Y的塑料管道双向承插连接装置、申请公布号为CN102102787A的一种大口径塑料管道用柔性符合连接管件、申请公布号为CN102644823A的一种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道新型连接方式等等。但这些连接方式仍然未能综合性的较好地解决让管材径向受力均匀、分散产生拉拔力的摩擦力、提供更强的抗拉及密封性能、以及较低的生产成本、更便于施工安装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正是基于此,针对性的提供一种综合创新的对接方案,以获取更佳的对接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可形变塑料复合耐压管端口间的对接结构件,以实现更稳定便捷的可拆式对接,并能增强管道对接端口部位的抗拉拔及密封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立丰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立丰管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75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