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膜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67462.7 | 申请日: | 2022-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6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徐新峰;周虎;吴林鑫;史晓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腾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9/02 | 分类号: | B29C69/02;B29C48/08;B29C48/21;B29C43/24;B29C43/52;B29C35/04;B29C59/04;B29L7/00;B29L9/00;B29K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杨云 |
| 地址: | 315157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江口街道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复合 生产 设备 方法 | ||
1.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膜的生产设备,包括:橡胶弹性层供应装置(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供应装置(2)、四辊压延机(3),其特征在于:四辊压延机(3)包括依次排列的上辊(3-1)、中辊(3-2)、下辊(3-3),上辊(3-1)旁侧设置有旁辊(3-4);橡胶弹性层供应装置(1)供料至上辊(3-1)和旁辊(3-4)之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供应装置(2)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供应至中辊(3-2)和下辊(3-3)之间,并在此与前述橡胶弹性层辊压复合;所述四辊压延机之后还依次包括硫化烘道(4)、压花辊组(5)、冷却装置(6)和收卷辊(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辊压延机(3)的各辊均配置有位置调节机构和温度控制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烘道(4)为恒温硫化烘道,采用侧方开合方式,长度5-15米,设有电加热器和/或热风循环系统,温度在110-140℃均匀恒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花辊组(5)包括至少一个压花辊(5-1)及与其对应的支撑辊(5-2),上述压花辊(5-1)在上述橡胶弹性层上形成立体图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6)包括传输带(6-1)和位于传输带上方的若干冷却风扇(6-2)。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冷却装置(6)和收卷辊(7)之间还设有张力控制辊(8)。
7.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膜的生产方法,其使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四辊压延机(3)的上辊(3-1)、中辊(3-2)、下辊(3-3)及旁辊(3-4)加热;
S2:橡胶弹性层供应装置(1)将包含三元乙丙橡胶生胶的橡胶弹性层原料供应至四辊压延机(3)的上辊(3-1)和旁辊(3-4)之间,进行诱导硫化;
S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供应装置(2)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供应至四辊压延机(3)的中辊(3-2)和下辊(3-3)之间,在此与经过上述诱导硫化的三元乙丙橡胶弹性层在中辊(3-2)和下辊(3-3)之间进行辊压复合;
S4:经过辊压复合的复合膜进入恒温硫化烘道(4),经过诱导硫化但未完全硫化的橡胶弹性层在硫化烘道(4)中充分硫化;
S5:充分硫化的复合膜通过硫化烘道后进入压花辊组(5),在橡胶弹性层上形成立体图案;
S6:经过压花辊组(5)的复合膜通过冷却装置(6)冷却至常温,进入收卷辊(7)进行收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辊(3-1)、中辊(3-2)、旁辊(3-4)被加热到135-145℃,下辊(3-3)被加热到70-100℃;控制中辊(3-2)与下辊(3-3)的间隙为1±0.5mm,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厚度0.3-0.8mm,橡胶弹性层厚度0.2-0.8mm。
9.如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硫化的时间为0.3-3min;未完全硫化的橡胶弹性层在硫化烘道(4)中充分硫化的时间为5-10min。
10.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膜,通过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生产方法制造,所述复合膜包括作为外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以及三元乙丙橡胶弹性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与三元乙丙橡胶弹性层直接粘合,所述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大于22Mpa;拉伸模量大于430Mpa;断裂伸长率大于280%,且层间剥离强度大于180N/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腾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腾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746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