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萘酐的红光延迟荧光材料和激基复合物受体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67358.8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5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郑才俊;银培峰;黄金华;赵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1/04 | 分类号: | C07D401/04;C07D413/04;C07D221/14;C07D401/10;C09K11/06;H10K50/12;H10K85/60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邓黎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光 延迟 荧光 材料 复合物 受体 | ||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萘酐的红光延迟荧光材料和激基复合物受体材料,属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以萘酐为受体核心,结合对氨基苯腈结合设计为萘酐衍生物,进而合成两种红光延迟荧光材料和三种激基复合物受体材料,具有较深的LUMO能级和较大的刚性;将上述合成的材料应用于红光延迟荧光OLED,能实现红光发射,同时很好地抑制非辐射跃迁,从而提高其器件效率,应用前景广泛而乐观,有望在显示和照明等领域广泛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萘酐的红光延迟荧光材料和激基复合物受体材料。
背景技术
自1987年Tang和Van Slyke首次发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以来,OLED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这是由于它们代表了显示和照明技术的空前进步。与现有的液晶显示器(LCD)相比,OLED能提供更高的图像质量和对比度,更快的响应时间/刷新率,以及更宽的视角见,并且更轻薄。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可以将OLED制造在柔性基板上,以至于OLED显示器可以像海报一样卷起来,这是老一代显示器难以企及的。OLED因其不需要背光系统而更加节能。鉴于照明占全球电力消耗的20%左右,如果OLED被广泛用作照明技术,则可以节省大量电力。因此OLED在显示和照明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根据自旋统计,OLED器件中通过电荷(空穴和电子)复合形成的激子包括25%的单重态和75%的三重态。利用第一代传统荧光材料的OLED只能依靠单线态激子发光,因此第一代OLED的内量子效率理论上被限制在25%以内。第二代OLED利用了含Pt、Ir等重金属的磷光材料,依靠重原子效应可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但是重金属成本高,不可再生且对环境不友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有机电致发光中的应用。
近年来,利用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机制的OLED快速发展,由于其不需要重金属的参与依旧能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被社会各界广泛研究。TADF机制包括分子内TADF(TADF材料)和分子间TADF(TADF激基复合物)。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蓝光和绿光的TADF材料和TADF激基复合物OLED的效率已经能达到商用的要求。但是,作为三原色显示必不可缺的红光TADF材料和TADF激基复合物OLED非辐射跃迁速率非常大导致其效率却远远落后蓝、绿光,急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基于萘酐的红光延迟荧光材料和激基复合物受体材料,以萘酐为核心,合成了五种应用于红光延迟荧光OLED的新型材料。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萘酐的红光延迟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1)所示的分子结构:
其中,R为式(2)或式(3),具体为:
基于萘酐的激基复合物受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1)所示的分子结构:
其中,R为式(4)、式(5)或式(6),具体为:
进一步地,所述红光延迟荧光材料的分子结构为如下所示的CNAI-DMAC和CNAI-PXZ,激基复合物受体材料的分子结构为如下所示的CNAI-tPh、CNAI-PhCz和CNAI-TRZ:
一种基于萘酐的中间体材料,具有如式(7)所示的分子结构:
所述中间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73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可控网格多涡卷混沌系统的FPGA系统
- 下一篇:车载空调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