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静态功率解耦的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7050.3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2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谢路耀;郭鑫;张有兵;陈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00 | 分类号: | H02J1/00;H02J1/08;H02J1/10;H02J1/14;H02J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舒良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静态 功率 自适应 下垂 控制 方法 | ||
基于动静态功率解耦的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法,包括:系统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依靠含储能的直流调节端和交流调节端共同完成;交流调节端AC‑DC变流器采用电压外环控制和电流内环控制;直流调节端DC‑DC变流器采用电压外环控制和电流内环控制;将交流调节端和直流调节端等效为统一的具有延时时间常数τv、参考电压为Udcrefi的可控电压源模型;各调节端变流器的参考电压指令Udcrefi包括额定电压Udcnom、一次控制指令Upi、二次控制指令Us;一次控制指令Upi实现系统总扰动功率的动、静态分离和自适应分配;二次控制指令Us下发到各调节端变流器执行,补偿一次控制引起的直流母线静态电压偏差;按系统性能要求来确定各控制层级的时间常数,再按参数设计步骤依次确定各控制层级参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智能配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含储能智能软开关(SOP:Soft Open Points)系统的基于动静态功率解耦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
背景技术
SOP是以背靠背变流器结构代替传统的联络开关,多应用于低压配电网,具有调节能力强,开关响应速度快,动作成本低,故障影响小等优势。SOP“交-直-交”的运行方式易于集成储能装置,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功率调节能力,使系统能够与短路容量较小的弱交流系统甚至无源交流系统相连。SOP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直流母线的功率平衡关系,因此直流电压的协同控制是SOP系统的核心控制问题。目前,典型的协同控制策略有主从控制、直流电压裕度控制和直流电压下垂控制。其中,基于直流电压下垂控制的多层协同控制结构通信要求低,扩展性好,更具竞争力。
含储能SOP系统的直流电压下垂多层协同控制,可分解为交、直流调节端间的功率分配问题和直流储能调节端内部的功率分配问题。在直流调节端内部,一般根据各端的荷电状态(SOC)自适应改变下垂系数,对于直流调节端额定电量相同的SOP系统,SOC均衡效果良好。但是,如果直流调节端的额定电量差异较大,该方法下SOC相同但电量差异较大的直流调节端将承受相同的静态功率,功率分配并不合理。此外,由于功率变流系统(PCS)、电池电量和类型不同,不同调节终端的动态和静态功率能力也不同。因此,需要探索能够将SOP系统的扰动功率解耦为动态分量和静态分量,并合理分配的协同控制方法。
综上所述,如何合理实现多层协同,在各直流调节端和交流调节端合理分配动静态功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基于动静态功率解耦的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法,用于提高含储能SOP系统的动态和静态功率分配性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动静态功率解耦的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法,包括:
S11.系统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依靠N个调节端共同完成,其中M个为含储能的直流调节端,其余N-M+1个为交流调节端;
S12.交流调节端中,AC-DC变流器采用电压外环控制和电流内环控制,其中电压环和电流环的响应时间常数分别为τv_ACDC和τi_ACDC;
S13.直流调节端中,DC-DC变流器采用电压外环控制和电流内环控制,其中电压环和电流环的响应时间常数分别为τv_DCDC和τi_DCDC;
S14.将交流调节端和直流调节端等效为统一的具有延时时间常数τv、参考电压为Udcrefi的可控电压源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70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耐蚀用彩涂板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方法及系统